本版导读
抓“龙头”带“龙身”
——西北国棉二厂开源节流更上一层楼
抓“龙头”,带“龙身”,这是西北国棉二厂在扭亏脱困攻坚战中实施的主要战略之一。
被二棉领导班子认为“龙头”的,是企业的供应和销售两大块。
二棉班子认为:“物资采购供应,是关系到企业产品成本高低的关键,也是职工最为关心的敏感问题。”对此,他们狠抓原材料采购物值比价。对大宗原材料的采购,采取由计划员每星期报一次市场、价格情况,然后再根据国际网络价格比较,限定采购价格。并根据生产需要,将原材料分为ABCD四类,严格规定库存期限,如原棉库存不得超过半个月(过去3个月)。为使所采购的材料真正货好价廉,厂里实施了自上而下的监督网络。厂企管办、财务科和纪委三家联合,每月不定期抽查所采购物品,进行市场价格、质量比较,发现某个品种价高,责令不准再进。并由车间直接监督,发现质量不好,三天内退货,由采购部门立即退回商家;如感觉价格有问题,可拒绝使用或向上级反映。由于质量成本层层下达,车间对此非常关心。供应公司经理刘华说,就在前天,公司董事长突然打来电话,说本厂一个职工反映供给他们的牛皮带80元一米,太贵了,市场上根本没有这个价。经查实,供应公司只进过21元一米和30.25元一米的牛皮带,根本没有80元一米的。刘经理赶紧向董事长说明,刘经理说:“搁在以前,120元一米也没人管。”
二棉在强化供应管理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产品经销的管理。他们将经销任务和市场调研任务落实到每个销售人员头上,按地域分片,按人包干,把销售人员工资同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和货款回笼挂勾,超出定额按比例提取一定奖励,调动了经销人员积极性。经销人员千方百计,赴全国14个省市进行推销,截至7月份销售额达1.67亿。
供应部门的严格管理,使全厂生产费用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新的经销办法,使得销售人员积极提供信息,组织运单,生产车间根据市场反馈信息组织生产,保高利润品种和用户需求品种,下调无利或无市场品种,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从而使产品供不应求。3—7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6211亿元,出口创汇1.335万美元,实现利润302.89万元。 (杨令青周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