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9月22日
头版
01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来自0六七基地的报告

火箭拖着美丽的火焰,在天空划出一个闪亮的轨迹。它燃烧了自己,却托起了民族的尊严和希望。而这火箭心脏的制造者,就是原航天总公司0六七基地。30多年来,该基地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发展壮大,取得了累累硕果。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基地创业者的真实写照。作为三线企业的0六七基地,从1965年踏勘选点,到1970年正式投产,再到基地大搬迁前,万余名职工告别了繁华的大都市,告别了亲人,怀着强国之梦、报国之志,在秦岭深山一干就是28年。建厂初期,他们在大山沟里艰苦创业,白天饿了啃干粮充饥,晚上住在“干打垒”房里过夜。投产后的20多年间,这个基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唯一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试验基地和惯性器件的重要研制基地,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移师西安的战略大转移,是从1992年开始的。由于0六七基地在10年间遭受过3次特大洪水袭击,使科研生产的职工生活受到严重损失。在这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刻,国家决定这个基地作为脱险工程和“八五”重点工程实行大搬迁。经过8年建设的航天城,以其崭新的面貌崛起,成为西安市高新企业的一个窗口,成为西安南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航天总公司精神文明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在0六七基地建立起“航天精神教育基地”。作为全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三大基地之一,他们在抓好基地整体队伍建设的同时,非常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该基地涌现出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贵田为代表的大批高技术人才,涵盖了航天产品设计、生产、试验及多项其他专业。目前该公司有已获得各类技术职称的人才4565名,其中正高和副高级788名,中级1774名,还有百余名国家级工人技师。这些专业人才,占到基地职工总人数的40%左右。

依靠高科技和优秀人才出优质产品,这是〇六七基地的一大特点。多年来,他们研制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以其优质可靠的性能,在50多次国内外卫星发射和其他飞行试验中保持了不败的纪录,创造了中外航天史上的奇迹。我国最新研制出的可将大吨位有效载荷送往太空的长征三号乙火箭的成功首飞,以及为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发射铱星的长二丙改进型火箭,都使用了0六七基地提供的火箭发动机和惯性器件。该基地研制的发动机荣获国家金奖、银奖等29项大奖和45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还被授予“中国航天标志产品”和“优质液体火箭发动机”称号,获得了我国航天产品的最高荣誉。

(李林明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