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改革东风 破世纪之浪
——商洛地区电信局发展纪实
商洛,这个名字近几年来频频见诸媒体,江总书记视察、小商塬公路通车、拟建的西安至南京铁路、等等。商洛过去在人们心中的那种贫脊荒芜和闭塞落后的印象,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一个山川秀美风光绮丽的新的形象正在引起世人的关注。
商洛发展快、变化大,首当其冲的当属商洛的电信事业。金秋时节,商洛山川处处挂满累累果实的季节,我们走访了这块诱人土地上的电信人,亲眼目睹和深刻体验了商洛电信发展快,变化大的事实,感慨之余,我们对电信人创下的骄人业绩感到由衷地钦佩。
商洛电信事业半个世纪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建成了一个多手段、多路由、大容量与全国全省通信网能力、服务和管理同步的现代化通信网,为商洛的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他们通过“创佳评差”和“创优质服务,树邮电新风”活动以及“邮电服务年”活动,使局容局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次获得全省邮电系统“双创”最佳单位称号。截止1998年底,全区建成了省级文明系统,三个县局建成了省级文明示范单位,全区县级营业厅全部建成了星级营业厅,全区95%的支局建成了县级文明单位,地区局被评为全省“售后服务先进单位”和“行风评议先进单位”。局长、书记韦和平也被授予“全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
辉煌属于过去,面对今后的发展之路,商洛电信人没有止步,局长韦和平曾讲:“世纪之交,是我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时期,重组后的固定电信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电信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继续加快通信发展步伐,加快电话网、传输网、数据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建设,加快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开发,促进电信网向综合网、智能网、宽带多媒体通信网转变、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以求是创新的精神迎接世纪之交的挑战,进行商洛电信二次创业,为商洛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成就感
1949年,商洛迎来了解放的朝阳,商洛电信也揭开了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
1953年10月,商洛第一座无线电台建立;
1955年开办了到各县的会议电话业务;
1976年,商洛地区第一台200门准电子市话交换机在商南开通使用。
同年底,商洛全区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能满足当时发展需要的通信网络,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700门,农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825门,业务总量首次突破100万,达到110.76万元。
改革开放给商洛电信的发展提供了大有作为的舞台,至“九五”前三年,是商洛电信迅猛发展的最辉煌的时期,商洛电信由人工向自动,由简陋向大规模,由落后向先进飞跃的发展。
“九五”是世纪末的最后一搏,它关系到商洛电信人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跨世纪,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全体电信人在他们的带头人韦和平的带领下又马不停蹄地驰骋在“九五”建设的主战场上了。一个高起点、大规模,超常规发展的思路也就有了施展抱负的广阔空间。
他们提出:“两年打基础,三年迈大步,五年上台阶”的战略目标,雄心勃勃地进入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九五”前三年,他们共计投资3.36亿元,是“八五”末全区固定资产总和的3.9倍,是“七五”末的14.7倍。这三年,一年一个新台阶,商洛电信网络规模、技术水平、服务功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商洛通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6年相继开通了商州——西安数字微波电路和山阳、镇安、柞水三县光缆电路。同时,开通了商州、洛南、丹凤、镇安的GSM移动电话和商州市可视会议电话,并完成了全区本地电话号码升位,建成了商洛本地网自动电话网。1997年开通了“127”自动寻呼台并实现了寻呼全国全省漫游,组建了GSM移动通信网和公用公组交换网、公用数字数据网以及管理支撑系统,农村两化(传输光缆化、交换程控化)交换点改制步伐进一步加快。
随着邮电分营,寻呼、移动剥离的完成,商洛电信步入了发展的新时期。今年以来,相继又完成了陕南SDH光环网(商洛段)建设,本地集中计费系统,四个县第二市话端局,商州5000门市话扩容,四县一市ETS无线接人电话系统等一批重点工程。商洛电信大楼及全区电信支局建设正在紧张实施。不久的将来,随着这些设施的投入使用,商洛地区的电信事业必将插上腾飞的翅膀,扶摇直上九重天,新世纪里凯歌传。
到98年底,全区已建成了以光缆为主,以数字微波为辅的长途和本地数字传输网,全区长途出区数字电路达25080条,地到县和县间数字电路达9050条,区内长途光缆总长达2200芯公里,农村光缆总长度达1760公里,152个乡镇实现了传输交换数字化。全区市话用户达到4.8万户,农话用户达到2.4万户,全区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3部/百人,“九五”前三年,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业务收入平均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目前,商洛电信已建成了一个以光缆传输为主,以数字微波传输为辅的长途和本地数字传输网;建成了一个技术层次较高,规模容量较大的本地数字电话。
展望篇
我们在开篇中曾引用了商洛地区电信局长韦和平的一席话,里面已提到对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那就是“迎接新世纪挑战,进行二次创业。”人们都明白,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住大业,只有不断的创业才能保护大业。商洛电信人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把对未来的追求定位于二次创业。我们钦佩这种精神的同时,又拆服于他们韵宏伟抱负和远大目光。
在商洛电信人的创业构想中,他们把“加强基础电网建设,为电信网向信息网、综合网、智能网过渡奠定基础“和”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促进全区电信持续发展“做为两大主题,其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致力使商洛的电信事业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创造出更大的辉煌,在二次创业中展现商洛电信人的风采”。
让我们和他们一起走近商洛电信人,去欣赏和领略商洛电信人所描绘的灿烂明天,与这些创业者一起分享对未来憧景的欢乐。
加强基础电话网建设,提高电话普及率。基础电话网建设以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大力推进城市PAS系统电话和农村ETS无线电话,继续扩大城乡电话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农村具备通话能力的行政村达到90%以上,2000年全区固定电话总容量要达到12.4万门,每百人拥有5门;到2005年,全区固定电话总容量达到25万门,每百人拥有10门。此外,IC卡公用电话城市达到50—100米一处,并逐步向国道沿线、经济发展较快的集镇、村庄延伸覆盖。加快电信传输网络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传输通道。今后三至五年,全区传输网建设要满足并适度超前于各种业务网发展对传输电路的要求,积极建设大容量的SDH环路光纤传输系统,综合利用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等多种传输手段,提供调度灵活、容量大,安全性能好的传输电路,向高速、可靠的智能化电信传输网发展。
加快接入网建设,为发展各种信息业务创造条件。明年要建设商州市市区光环网和光纤到党政机关和重点单位,逐步实现各县(市)光纤到大楼,到小区,到路边。在农村以灵活接人方式满足用户对电话业务的需求,迅速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满足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
加快公用数据通信网和多媒体信息网建设,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在加快网络建设的同时,要大力开发各种应用系统,重点抓好电子商务、网络数字、远程医疗、网上娱乐系统的开发。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全过程服务,可应用于房租水电收费、市政收费、电信收费、各种罚款收费业务和电子银行、电子税务、电子商品交易市场等;网络数字可开办网上大学,进行数字资料检索等;远程医疗可应用于远程医疗手术示范、远程专家会诊、高清晰度医疗图像传送、处方讨论、医案讨论等;网上娱乐可进行游戏点播、卡拉OK点播、音乐点播、影视点播等。可以想象,到那时,商洛人的生活将会与世界同步,一个以多媒体通信网络支撑地信息服务将会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地变化,同时,它对于商洛地区早日走出闭塞与贫困将会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
在第二大主题中,商洛电信人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超前意识,增强发展信心做为核心。他们统筹规划,合理组网,把保证通信网的完整性、先进性、可靠性做为建设一个高水平、大覆盖、全数字化网络建设前提来抓,力争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使全区的信息业发展始终处在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力争通过大力普及电话基本业务和开发信息资源,积极推动全区电信事业的蓬勃力展。他们计划到2000年全区电话用户达到10万户,过三年五年再突破20万户大关。还要积极推进政府上网和百家企业上网,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吸收社会数据库上网,丰富网上资源,满足多层次用户需求。
电信给人们带来了现代生活的节奏和气息,当我们享受这一科技成果的时候,请千万记住电信人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正是他们将科技转化成为生产力,直接作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吃水不忘掘井水,让我们记住!
当远方亲人的问候一下拉近亲情的时刻,当世界各个角落的故事进入我们生活的时刻,地球村的概念将“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变为现实,这正是电信事业奉献给世人的福祉。
商洛电信人并不代表电信事业的全部,但他们确确实实地为造福一方,为商洛山山水水的喜人变化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江长路薛红霞成培德杨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