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生活在垃圾场里的人
驱车从西安市向西大约15公里,就到了堆放城市垃圾的未央区后围寨和新店村,这里有两个大约30亩地的垃圾场。据西安市环保局的有关人士介绍,此地每天都要容纳从城市里运出来的500吨垃圾。
自从有了垃圾场,也就出现了以捡垃圾为生的“垃圾人”。他们大都来自陕西省商洛地区的镇安、山阳以及四川省的南充地区。农闲时上百人,农忙时几十人。年复一年,“垃圾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有的从最初的一个人发展到了一家人,有的又从一家人发展到了一个村组的人。为了节省开支和干活方便,他们大都散居在垃圾场里,用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杂料临时搭建了房,垒起了床,砌起了灶。在这里,他们每天除了面对恶臭无比的垃圾外就是满天飞舞的苍蝇和乱窜的老鼠。有时,“垃圾人”常被人讥讽和歧视。但“垃圾人”从不自暴自弃,每天仍旧乐此不疲。
据有关部门统计,光以上两个垃圾场,每年就要捡出60多万元。“垃圾人”除了每年上缴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费以来,应付家中的农肥、油盐酱醋已绰绰有余,有的家庭还供出了个大学生,有的家中盖起了楼房,有的家中买起了拖拉机。
图①捡垃圾的人说,要想尽早改行,就得算紧过日子。
图②七岁的郑继涛年前随父母从山阳县来到垃圾场,并在附近一所小学借读。
图③他们平均每人每天要分捡一车垃圾,每月得向有关部门上缴150元的车皮费。
李杰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