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11月03日
头版
01

吃的同样饭 境况不一般

——宝鸡先锋商场职工对经理作法疑虑多多

本报讯 10月25日下午4时,记者来到位于宝鸡闹市区的先锋商场。偌大的营业厅内顾客无一个,营业员仅五人,甚显萧条。问起营业情况,她们面露忧戚之色,言说商场经营状况极差,职工收入窘迫。记者在营业厅停留半个钟头,只见到两个顾客,一个要买两节电池,另一个仅问了所要搬手的型号就走了。

面对此等景况,记者采访了该商场工会主席戴俊英和部分职工。他们说,先锋商场成立于1954年,是宝鸡市唯一的国有五金交化综合商场,颇有信誉,前些年有过辉煌的历史。而现在,商场之所以陷入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该商场经理赵福民让商场副经理巨秀芳办了另一家“先锋商场”并拉走了该商场的常年客户所致,商场被掏空,生路也被断得差不多了。

赵福民是1992年来到商场任经理的,1997年调出,1998年11月份又调回任经理。他说这一调回,发现商场原来的辉煌已经不再,连续一年来出现亏损,于是认为商场机关人员过多,要求分流,上任的次月,就支持第一副经理巨秀芳另办一店,店名与商场同名,还多了一块牌子:“先锋五交化综合采供站”。赵福民说,对于此店,商场不出资,房租、人员工资等费用自理,从商场拿货,每月清账一次,代销没有结帐的时间适当延长,此店另立帐户,另发工资,与商场各组间的商品可以互相调剂。

据职工反映,此店由巨秀芳带一名停薪留职的女工,另在外雇佣两名临时工经营。与商场使用同一的普通发票和增值税发票。今年一、二月份的销售和费用都挂在商场的财务帐上,三月份始与商场分离,财务独立,自负盈亏,成为挂靠先锋商场的个体企业,每月仅给商场交200元挂靠费,而其不少费用都在商场报销,导致了商场销售和效益大滑坡。而作为商场经理的赵福民,在其任职半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未给商场带来过一个客户,做一笔生意,却帮那个体商店抢购货计划,挖商场的墙角。今年春节,商场决定照例走访常年客户。往年都是领导成员分别走访,而今年赵福民只带三名副经理中的巨秀芳一人,拿上礼品去跑。春节过后,常年客户就不来商场购货了,而大部分去了那个体商店。春节后,商场某人见到某水泥厂采购员,就问:“你咋不到我这儿拉货了?”对方答道:“到那边(个体店)拉也一样,那也是先锋商场的。”商场现已丢失的常年客户有:凤县二里河铅锌矿,凤县八方山铅铅矿,铁塔厂,红光铁厂,二电厂一公司,金山电器总厂,宝鸡县水泥厂,省有色金属矿山公司等。而这些单位的购买力,要占往年该商场营业额的85—90%。

职工反映,今年三月份,某厂派员送来购水暖和工具的计划,赵福民让商场营业员划价后,却把生意给了那店。今年5月5日,某单位基建处采购员来找赵福民,送来采购电缆线和聚氯乙烯计划单,价值5万元(利润在1万元左右),当时赵不在,来人就将单子交给商场业务人员。业务人员已经备料,赵福民知道后又把这笔生意交给那个店。关于此事,巨秀芳说,她早已给那单位作了工作,并邀赵福民一起宴请了那单位的有关人员,所以生意应该是她的。赵福民说:“那采购员认识我也认识商场业务人员,那份计划是让业务人员看了,但第二天,采购员来了,我一问,说这应在巨秀芳那个店里提货。”

在拉客户问题上,职工反映,因为赵福民、巨秀芳以商场经理副经理的身份和职权拉走了客户,便造成商场如今的局面。赵福民认为,“商场和那个商店应互相竞争,你商场(人员)态度不好,人家大客户该走的还得走。”

在“大店养小店”问题上,职工认为,是赵福民巧立名目,为那个体店垫资,故造成商场资金体外循环为个人牟利。赵福民所订的规矩是:那店从商场拿货可以延期一月付款,于是那店就大量拖付资金,以至有拖延数月仍未付者。那店里要的货,可以从商场库房拉,而商场就得垫资,那店什么货都可以拉,多少货也敢拉,抽空了商场的实际库存。有时商场营业员看到帐本上有货,但顾客拉货时,库房却无货,辛辛苦苦做成的生意只好泡汤。那店要的货有时仓库里已经没有,赵福民还从商场货架上去拿。那商店在做无本生意,且大量招待费等还要在商场的帐上(有时用帐外帐)报销。而垫资经营的国有先锋商场,每月贷款额高达48万元!赵福民说,商场和那店互相在对方处拉货,但数字究竟是多少,却语焉不详,只说了商场从那店里拿货的几笔货款,总价值当在万元之内。巨秀芳说:“赵福民对我讲,商场货物积压,要我多拉那里的货,我拉货都有条子,与对方钱若抵不完,就挂到财务上。”

先锋商场到了而今这步田地,职工们普遍忧心忡忡,他们对经理的作法深有疑虑。 本报记者杨乾坤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