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11月25日

陕西工人报生活广场 母亲最珍贵的…… 感悟人生(三题) 要想美吃芦荟 图片新闻 给男人的几点忠告 漫话哈达 教你几招保护朱唇 冬季的化妆艺术 图片新闻 时髦这东西 图片新闻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生活广场
04

漫话哈达

文/王志强

献哈达是我国藏族人民最常见的一种礼节和习俗。在藏区,逢年过节、朝圣礼佛、拜会尊长、婚丧嫁娶、致谢祝贺乃至请罪认错、致歉悔过等等,都少不了献哈达这一传统习俗。在西藏大昭寺广场就有规模宏大的哈达市场,交易十分红火,精美绝伦的各式哈达令人无不称羡。

哈达一词是藏语的音译,即纱巾或绸巾,是一种用丝麻织成的长形礼帛。哈达以白色为主,也有淡黄色或浅蓝色的,或者五彩哈达。哈达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哈达用丝绸、绢纱、棉线等织成,色彩各异,用于不同的场合表示独有的礼数。如红、黄、蓝色哈达就有特定的讲究,其中蓝色哈达祭神献佛,不可滥用。哈达中,最好的是红、黄、白、绿、蓝五彩哈达。五彩哈达是藏人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的。而白色哈达,则象征纯洁和吉祥,用于迎接亲友。

据《西藏风士志》记载,哈达是公元十三世纪时自元朝传人西藏的。藏族萨伽法王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会见元太祖忽必烈,被封为“大宝法王”并尊为国师,受赐玉印后,于公元1276年离京返回西藏时,带回了第一条哈达。当时的哈达,两边织有万里长城的图案,上面还有汉字“吉祥如意”字样。日喀则地区的藏族民歌中亦有“洁白的哈达,源自东方的汉地”的词句,这表明哈达是由内地传人藏区而盛行的。

敬献哈达有一定的讲究。按照藏族习俗,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敬献哈达,表示诚挚的敬意或感谢之情时,应微微躬身双手捧着献于对方手中或置于对方座前案桌之上,对方不回赠哈达;平级或平辈之间表示友情敬献哈达时,也只献于对方手中,对方接受后应回赠哈达,作为回礼;上级给下级,长辈对晚辈赠献哈达大多为表示关切和爱意,可以直接将哈达挂于对方脖颈上。献哈达者恭敬地献上哈达,接受者应将上身微微前倾,恭敬地双手接过,然后举过头项挂在自己的脖颈上,以示谢意。有事相求时献哈达,对方对所求之事允诺,则接受其哈达,否则应当面退还。当表示致歉悔罪时献哈达,对方若接受意味着接受道歉,双方重归于好;若对方不接受道歉,也会当面拒受哈达,致歉一方则需另求沟通、和解之道。

哈达的质地、规格各有不同,一般根据礼仪场合选择。哈达中最珍贵的当数内库哈达,长约一两丈,宽两尺许,为特制精品。内库哈达又分为吉祥八瑞、最安乐、化日呈祥和长寿哈达四种。化日呈祥哈达十分精美,中间织有隐花吉祥结、宝伞、妙莲、金轮、金鱼和宝瓶等工艺图案;上下两边为二龙戏珠图;左右两边为互相连结,象征神圣、洁净、吉祥、永恒长在的佛教吉祥符合“卍”和藏文偈句:“白天吉祥夜吉祥,日照中天亦吉祥,日日夜夜呈吉祥,愿得三宝赐吉祥。”内库哈达用于最隆重的礼仪之中,平常的场合很难见到。

哈达自内地汉族传人西藏并亘久流传不衰表达着藏族人民热爱幸福生活、向往和平、追求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哈达已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