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21日
憩心亭
04

洗雪国耻勿轻忽

文/杨乾坤

澳门回归,举国同庆,国庆我也庆。但仔细想来,这种庆,确实带有苦涩味,咀而嚼之,总教人忘木了那“国耻”感。

慨自鸦片战争造衅,百年间,我们的“国耻”太多了,“东亚病夫”的恶谥,就是因了国势不振之故。一部中国近代史,竟使人不忍卒读。新中国成立,万方乐奏有于阗,港澳似乎终隔一层,原因不说自明:香港被英人占领,而澳门则在明朝嘉靖三十年就被葡萄牙人始而强租,继而强占的。这一占,就是四百多年!它早先荷兰和英国让中国人领教了“国耻”的味道。

闻一多先生对此感触颇深,1925年7月号的《现代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他写的《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四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我要回来,母亲!”饱含血泪的呐喊,真是沉痛迫中肠!

到我们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一代人,从上学时起,就见中国地图香港、澳门名称之后的括号里,分别写着“英占”、“葡占”。此“占”在,我们的“国耻”感自然就在;而今的地图上,这四个刺眼的字虽被取消,但“国耻”的重创,又岂能抹去,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继香港前年回归后,今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归者归矣,偏何姗姗其来迟!惟其迟,吾人则更不应忘记“国耻”之痛。

诗曰:一自远岁遭强掳,澳门惨惨离中土。咫尺天涯不得归,四百年间堪痛楚。母思子兮入肌骨,子思母兮一何苦。忍看冰雪结畸胎,气愤风云人神怒。沧海桑田旌旗舞,敢有巨手将天补。回归盛典在今朝,洗雪国耻勿轻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