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05日
社会新闻
02

二十一世纪,我只有一个愿望,俺就是放眼黄土高原满目苍翠,不再有水土流失。

和绿色结缘的郝明德

出身农家,现年42岁的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郝明德,注定今生要和农业与水土保持结下不解之缘,从他黝黑而布满沧桑的脸上,你能读出几十年来他扎根野外,从事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经历的风霜雪雨。

郝明德是陕西华县人,高中毕业后曾在家老老实实地做了几年农民,有一年家里的麦子一亩地才收了65斤,家乡农业的落后深深刺痛了他,他立志改变这种状况。1977年恢复高考,郝明德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西北农学院农学专业。梦想成真的时刻,他激动万分。大学四年,他如饥似渴地钻研农业知识,分配在即,故乡的山水又一次在召唤他,他很意外地被分在了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第一次去野外搞实验,他曾为不能直接从事农业研究而迷茫,为水土保持能对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多大作用而疑惑。很快,陕北之行彻底改变了他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看法。

陕北黄土高原沟峁相连,生活贫困的农民们毁坏林草,在贫瘠的土地上种粮,经年累月水土流失严重。郝明德所在的研究小组的老专家们长年扎根在穷乡僻壤,从事水土保持研究,他被深深触动了。后来,由著名专家李振声、李玉山呼吁主办的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建立,郝明德担任了科技秘书,多次实地考察,他再次明确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发展当地农业的重要性。此后,无论是去日本进修还是去美国考察,他都把心思放在了如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上。经过多年研究,他发现当林区枯枝落叶层达到一定厚度时,水分会被枝叶自动“锁住”。因此,他提出了仅靠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是不够的,必须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林木,带动区域经济,抑制水土流失。他带领长武试验站的一班人,建造了模拟试验田,平整坡耕地,恢复植被,取得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转移劳动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生产模式也已被当地农民所接受,农民从封闭式小农经济圈中慢慢走了出来,纯收入逐年增加,无人再开荒种田。郝明德也因水土保持工作成绩突出获得了一连串荣誉称号。

面对二十一世纪,郝明德说他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放眼黄土高原,不再有水土流失,满眼翠绿迎接新时代。 本报记者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