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20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形象 巴山汉水绘彩虹 逐鹿大市场  商海弄潮人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形象
04

逐鹿大市场 商海弄潮人

——记西安市新城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松林

文/成培德苗建忠赵宗荣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大西北的战略部署已成定局,做为大西北桥头堡的古城西安更是引人注目,身为西安人的确已闻开发西部的进军号声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做为逐鹿市场弄潮商海的西安市新城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的全体职工更是感到欢欣鼓舞,开发西部蕴含的无限商机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给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城区是古都西安的三个城区之一,位于东北部,区内道路纵横,四通八达,是西安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区内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在西安市城三区中占据大半,商贸从50年代起就形成了以火车站解放路为轴线的商业区,成为了新城区的传统产业,正是这种区位和传统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新城区大力发展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积极培植以市场为中心的特色经济,兴办各类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形成了以康复路、轻工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体系。

面对如此骄人的业绩,新城市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陈松林在回答记者采访的时候仍谦虚地说二 “这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把认真实施‘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三年规划落到实处,才使市场建设服务中心的工作有了点成效。”

陈松林讲得好,有了上级的支持,有了各部门的配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才有了根本的保证,近年来,他们把确保各项工作上台阶做为奋斗目标,以改革统揽全局,内抓基础建设,外树中心形象,努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稳定,使中心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项工作出现了新的突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就让我们循着中心创业者的足迹,去领略一下这些市场弄潮人的风采吧!

创业开拓展风采

说起新城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我们不能不先说说中心主任陈松林,1997年8月该中心成立之前,陈松林就已在市场管理的领域里拼搏打杀了十余个年头,从1984年陈松林部队服役回来到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和工商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几年里,他从一般干部做起,先后干过缉查队副队长、工商所副所长、所长。进入90年代,由于他在十四街坊任工商所所长的政绩突出,被领导委以重任,安排到轻工市场筹备小组,去完成一项宏伟的大事业。

陈松林在空军部队服役期间就因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连续三年被兰州军区空军所在团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在工商新城分局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省、市、区级“先进工作者”,此番接受重任后他发扬在部队和基层多年工作的苦

当时的轻工市场选址范围内,除了几间烂草棚破瓦房外就是一片菜地,夏日蚊叮虫咬,冬日北风刺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陈松林和伙伴们从征地、土建、招商开始,用尽心思,费尽口舌,出尽力气,终于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把一片空旷的土地变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轻工业品批发市场,他任所长后,本着“严格管理、热情服务、保持稳定、促进繁荣、不断发展”的宗旨,使市场空前繁荣,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国家级“文明市场”。

由于他出色的工作,1996年被调往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服务中心任副主任。创业者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与欢欣,每当他路过和走进轻工市场时,心中总会升腾起一股幸福的暖流。1997年元月,他被任命为新城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负责筹组这个新生的组织结构,又一次走上了创业之路。

新城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下设8个市场所,主管负责包括康复路工业品批发市场、万寿路药材市场、公园南路集贸市场、十四街坊市场、华清路青干果市场、太华路建材市场、东七路集贸市场、西六路饮食市场和轻工市场。

中心成立后,陈松林带领一班人克服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的困难,顶着烈日酷暑,冒着严寒风雪深入市场进行广泛的宣传和调查研究,抢抓机遇,积极开拓,顺利完成了“管办分离”的交接,完善了市场各项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配套服务项目的设施,努力为市场提供经营、运输、仓储、餐饮和商品信息咨询以及市场动态分析等各项优质服务,并协助外地商户办理流动人口暂住手续。这些举措较好地实现了中心的职能,受到了广大经营户的一致好评。

陈松林在市场建设服务中心的短短三年时间,就将8个市场的“管办脱钩”工作完成,摸索出了一套“建设、服务、维护、改造、经营、物业管理”的市场管理新模式,为推动市场建设积累了经验。他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示,为新城区的市场建设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管理规范促繁荣

为了进一步促进市场繁荣和稳定,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中心从规范化管理人手,转变观念,勇于开拓。从提高队伍思想素质方面下功夫,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他们还通过“抓党建、促管理”的活动,把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去年年底,新城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工会又宣告成立,使中心的12000多名员工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这在全省还是首例。此外,中心还把下岗职工再就业当做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急下岗职工之所急,想下岗职工之所想,挖掘市场潜力,扩大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地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全体干部为振兴新城经济多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还自加压力,勇挑重担,制定了“以稳定繁荣为核心,以拓宽服务领域为内容,以增收节支为手段,以中心全体同志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为基础,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工作思路和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新突破的奋斗方向,即:一是要在发展实业上寻求新突破;二是要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寻求新突破;三是要在改善市场管理,挖掘内部潜力,严格控制成本费用上寻求新突破;四是要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市场上寻求新突破;五是要在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上寻求新突破;六要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寻求新突破。

由于工作目标明确,内容充实,加之中心还抓了改章建制工作,将共8个大类39项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使各项工作都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目标措施的完善之后,中心还把“抓本育人”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向管理要效益的同时,向人才要效益,向整体高层次推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力求培养出更多的新型人才。

去年以来,中心还以“三讲”教育为契机,抓了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深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抓了八大工程建设和“文明市场”竞赛活动,并在全体管理人员中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争当优秀市场管理员”活动,把讲文明让行为更美,讲公德让环境更优,讲奉献让经营者更满意,讲纪律让作风更扎实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目标措施和人的素质的整合,使中心的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中心更好地规范化管理,努力促进市场繁荣创造了先决条件。

在谈到新城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今后如何强化服务功能,促进市场向繁荣稳定方向发展的时候,中心主任陈松林说:“2000年是中心实施‘三年规划’的第三年,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关系到中心三年规划的实现,所以说2000年对我们来说是关键的一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握大局,突出重点,抓好当前,着眼长远,继续加快改革步伐,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全力抓好新市场建设,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挖掘市场潜力,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不懈地深入实施八大工程,改进市场管理,提高文明程度;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市场繁荣稳定。通过我们中心全体人员的努力工作,使新城区的市场建设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为迎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做出我们的贡献。”

陈松林运筹帷幄,成竹在胸,这位现为新城区人大代表、中共新城区委候补委员的年轻人对新世纪充满希望,在历经了多次创业之后,他对今后的创业之路更是雄心勃勃,壮心不已,他说: “我们新城区专业市场建设已走过了二十年的路,今后还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挑战在等待着我们,我相信,这对我们中心来讲,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世纪。”

逐鹿大市场,商海弄潮人,中国市场经济的大潮滚滚而来,面对它,新城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的全体干部职工将迎头而上,把握住机遇,再逞英豪。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