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洗澡五不宜
文/雷振南
一、水温不宜太高。一般温水在25℃以上,热水在40℃左右。过热会使人晕倒,过低又易感冒。温水和热水能使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去脂作用比冷水强,热水还对大脑有抑制作用,适于失眠者。
二、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20分钟至30分钟即可。因为湿、热水浴能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过长易产生疲劳,还会影响内脏的血液供应和各项功能,久热能使人虚脱。
三、饱食或空腹不宜入浴。洗澡能够影响消化功能。饭后即洗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日久会引起胃肠道疾病。空腹洗浴易产生低血糖,会感到疲劳、心慌、头晕,甚至出现虚脱。
四、肥皂不宜使得过多。每次洗澡搓一遍肥皂即可,过多反而会刺激皮肤,产生搔痒。皮肤较干燥的人,老人和儿童适用多脂性肥皂,不宜用碱性肥皂或热水烫洗,免得将皮脂洗去,使皮肤更加干燥甚至起屑打皱。有的人皮肤油腻较多,可使用中性或碱性肥皂。
五、患重症者不宜入池。公共浴池多不能自调水温,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不宜人池,以防病情突变。患有皮肤病、外伤病及经期的妇女,更不应在公共浴池洗澡,以防感染,最好采用淋浴或擦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