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隧道工人的除夕之夜
兔年的最后十几个小时。
城市里平时拥挤喧闹的大街,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汽车、自行车、行人都少了许多,整个城市被浓浓的年味包裹。
在远离西安市区的长安县秦岭山脉,却草木震动,山鸣谷应。为早日实现西康铁路全线通车,迎接西部大开发,奋战在这里的铁一局五处秦岭公司700多名职工,又一次放弃了享受天伦之乐,儿女私情的机会。
工作不停,但年还要过好。傍晚5时40分,公司领导开始为隧道里的工人们送丰盛的年夜饭。上午就进洞和工人们一块干活的经理潘文翔和副经理唐其全,从第14横通道上了送饭的电瓶车,一路上为零散在各横通道里的每一个线路工、维修工、钢筋工、混凝土工递饭送烟拿饮料。
电瓶车经过6个横通道,最后到达大作业面,这里有100多名工人。从洞口到这里900米路程,整整走了一个小时。
“兄弟们辛苦了,我给大家拜年了,举杯!”
潘文翔低沉的话音一落,但见凹凸不平的地面上,道床待用的材料堆上,五六人一堆,七八人一摊,易拉罐开启的“呯呯”声响作一片。潘文翔一边和大家吃着年饭,一边和工人们开着玩笑:“想媳妇了没,要想现在好好想,干起活来可不能再想哟……”
自1995年元月,秦岭公司开始打这个中国第一长隧以来,职工们一直没有回家过过年了。工人们却说:“我们已经没有过年的概念了,都习惯了。”
“都习惯了”,是秦岭公司从领导到工人们的口头禅。而且,连他们的家人也跟着“都习惯了”。
物资部的马玉娥,是位非常喜欢孩子的年轻母亲,但一年到头只能在寒暑假孩子到山上来才能见上一面。节前,孩子来了,可她和爱人整天忙得连孩子吃饭都顾不上,只好将孩子送到西安亲戚家。像她这样的情况,公司今年就有五六个。
今年29岁的赵毅,参加工作即来到秦岭,五年春节没有回过家。腊月29这天,公司派他出差,他公私兼顾,给父亲买了两条好烟一瓶好酒,给母亲悄悄放了个红包,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母亲高兴得直抹眼泪。
潘文翔有位92岁高龄的奶奶,每年都盼他回去过年,但年年都是空盼。去年12月份,他出差路过宝鸡,回去呆了5个小时,对奶奶说今年可能回来过年,可把奶奶乐坏了,谁知又把奶奶给“骗”了。
“我们还能利用出差回家看一下,可工人们却没有这种机会。原打算今年给大家放几天假,回去好好团聚一下,可工期又要提前1个月,这假就放不成了。”潘文翔一脸愧疚的表情。
差10分零点,公司的烟火晚会开始。霎时,鞭炮声、大雷子声、剌刺啦啦的礼花声此起彼伏,把漆黑的山野划出道道亮光……
龙年,在爆竹和礼花声中,在混凝土搅拌机的隆隆声中,在电瓶运输车的咣口当咣口当声中来到。(杨令青史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