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3月14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延安看云(散文) 治“洋”病(随笔) 图片新闻 寻梦 河 图片新闻 美丽的环节(随笔) 山村短章(散文诗) 澳门妈阁庙游记 香馨三原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香馨三原

文/杜文娟

当我乘上西三高速公路的车,徜徉在辽阔的渭北平原时,一遍又遍地向人打问:是三原吗?真的是三原吗?真的?

是的,是三原。对方答道。

我再次将头伸出窗外,伸向春风吹拂的关中厚土,油绿的麦苗,雪白的苹果花朵,金黄的油菜花,使我望眼欲穿,最让人激荡不已的是村村寨寨的梧桐树,高高地直立在千倾沃土上,紫云一般的花团遮盖了房舍屋檐与土埂。

我忍不住大喊一声:我喜欢这里。

继而泪流满面,空间朦胧。我被眼前的景色所沉醉,所降服。原来我是多么喜爱这方热土啊,在心里,在血液里,在骨子里。

十年前,一位朋友向我说起三原的城隍庙、郑国渠、泾惠渠、龙桥、李靖故居。语言生动,神情骄傲。三原就此印人我的脑海,可我买不起一张票,一张从秦头楚尾的汉江谷地到关中平原的车票。墙上就贴一张西三高速公路的线路图,那是陕西建成最早的一段高速公路。常常,常常用手抚摸,抚摸那一段黑色的线路。常常,常常遥想那创建于秦始皇元年,历时十年而成的郑国渠,它与都江堰、灵渠同处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冠,又有我国第一个大型现代水利工程泾惠渠。荒凉庞大的唐高祖李渊陵冢及巍然耸立在黄泥细壤之上的陵前石雕华表令人沉思。华表,多么神圣的名字。与皇权威严尊贵强大密不可分,甚至与今日的天安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原,割舍不了的相思。

从怀想中惊醒,不是人声的嘈杂,而是香气的浸润。我被空间飘浮的,缕缕游荡的,丝丝入鼻的草香花香叶香树香人香温暖着,温暖着。

在清清爽爽香溢四野的城隍庙内驻足良久。此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属宫诞式建筑,用均衡对称方式把殿楼廊亭坊等四十多个单座建筑分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五个廊院相套向纵深和两侧伸展。这是我国古代最标准的建筑风格之一的建筑群。中院面积宽大,曲屋连属,雕梁画栋。勾心斗角,红柱绿瓦。钟楼鼓楼遥遥相立,正面高台石栏,大殿博敞巍峨,左右有石狮护卫,石猴张口雄视,威武轩昂,东立石雕龟碑,西置铁铸香炉,前有构造新颖凝重的木牌坊一座。东西陪殿的隔子门上,雕有人物、花草、鸟兽;陪殿殿脊之上,有二龙戏珠、仙女彩舞等琉璃造型。整个男女老少的人物造型,没有唐壁画人物的丰盈美艳,也无先秦人物画像的长须阔袖,仰额长啸而是肥瘦兼有,长袍短褂,神态各异与当今的人更为接近。大殿上一对联急人眼目:

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在高处立着平处坐向阔处行

对联往往透视哲理,禅意。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此两句对联难道不无天大的处世之道吗?

出得庙门,才发现门前有一三丈高的水磨砖照壁,壁北一对铁旗杆,杆顶有铁斗,斗角插铁旗,旗下铁龙缠绕,生动逼真,仿佛挟雷带电,从天而降。旗杆高于庙门,直入云端。顺着旗杆看天,天蓝得宝石一般。有白色云朵飞来,举手攀摘,满握柔软。细看,方知是杨絮。

我将杨絮贴于脸颊,是因为杨絮也淡淡的馨香。顺着杨絮飘零的地方走去,果真有一渠在哗哗流水。我不知道这是郑国渠还是泾惠渠,还是随便一条小沟,并不探问。是什么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经为人造过福。或正在为人造福,或以后将为人造福。正如三原的盛春一样,因为香着,所以它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