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5月31日
社会新闻
02

非法开矿复开张 滥砍乱伐又抬头

库峪河流域生态仍遭蹂躏

本报讯 非法开采小金矿和滥砍乱伐树木是致使长安县境内库峪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西安市及长安县曾多次打击取缔,然而记者近日在库峪河采访时发现,被关闭的小金矿又开采了,人为的滥砍乱伐现象也未得到彻底制止,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仍在遭到破坏。

库峪河发源于长安太兴山地区,流入西安东郊的浐河。这里山青水秀,植被茂盛,旅游资源更为丰富,享有“武当铁顶”美誉的太兴山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原始秀美的自然风光正日趋成为西安周边一个新近开发的旅游景点。今年“五一”期间,就有5万余人来此观光揽胜。然而,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作法已成为发展旅游的最大隐患。

过去,长期的滥砍乱伐使紧靠公路两边沟道的树木变得稀少,几乎看不见大树。从九十年代初兴起的小金矿开发热使库峪河地区的生态遭到致命的破坏。据了解,库峪河地区的金矿为“鸡窝矿”,开采价值并不大,国家明令禁止在此开矿,但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人来此开山打洞,肆意攫取,最多时曾达上百家,也留下了上百个山洞。这些山洞的存在严重地破坏了山体的结构,而开矿又使附近的植被减少,库峪河水质被污染。当地村民讲,前些年,库峪河清澈见底,经常看到尺把长的鱼儿,由于开矿致使水质变浊,别说大鱼,连小虾都见不到了。在某村,记者见到山民赖以生存的泉水变成了“输液器”,而以前却是碗口粗的汨汨泉水。现在又有近十家在“西木斯”开矿淘金,当地人靠山吃饭顺手砍柴的习惯并未改变,明着不让砍,就暗地里砍,附近没有大树,就去深山砍。在太兴山旅游区内,记者也发现了多处树木被砍的痕迹,还有山民在山坡上晾晒的柴禾。

西部大开发,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库峪河流域生态环境仍遭破坏的现象的确应引起重视。据了解,长安县将在近期再采取行动进行整治。

本报记者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