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蒲城新鲜事
小麦熟麦客闲机器收割不要钱
本报讯 进入六月初以来,农业大县蒲城小麦已进入收获季节,笔者在罕井镇及其周边乡镇的农村繁忙麦田地头发现有三三两两的中年男子,转来转去无所事事,上前一打问才知是麦客。而更令人惊异的是进田忙碌的农机主只收麦草不收钱。
在罕井镇一农村地头,笔者见到了几位麦客,得知他们五月下旬便从渭南赶了上来、本以为能大展身手挣几个。那料想没了市场,再找不到活计,带的钱就该花光了,不打道回府也不行了。几位麦客无奈地眺望着那些“抢”了他们生意来往正欢的农用收割机……笔者趁机采访了一位走到地头歇脚的农民,他告诉笔者:一个好麦客一天下来四亩地撑足了,而收割机只是十来分钟的事。“老天爷”不等人呀!再者,放着快捷、便利的机械不用:莫不是吃错药了。他笑了笑,又进了麦田。
而更令人称奇的是一些农机手在收割完小麦后,不收钱,只将农户遗弃在田间的麦秸杆装进自带的汽车。据笔者了解,近年来市场纸张需求量大,而本地造纸业原料以秸杆为主,可自打农民们收种、运用上机械后:大多将秸杆遗弃在地里,使造纸原料紧俏,一斤秸杆涨到了3、1角钱。一些脑瓜灵活的农机主便算起帐来:给人收割一亩地的收割费不如用一亩地的麦杆顶更划算。
(王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