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企业形象 神延在延伸   铁军铸辉煌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形象
04

神延在延伸 铁军铸辉煌

——中铁一局四处神延铁路指挥部双文明建设纪实

文/成培德 陶伟 袁振刚 赵利文

昨天,包神铁路通车,今天,西康铁路通车,明天,神延铁路也将通车,加上已经运营的西延铁路,一条贯穿我省南北的大动脉将与京沪、京九、京广铁路齐名,成为共和国经济命脉中一条不可或缺的运输主干线。同时它也将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最先显现效益的铁路大动脉。在担负神延铁路的千千万万建设大军当中,就活跃着一支赫赫有名,屡建奇功的铁军队伍,它就是中铁一局四处神延铁路指挥部的全体干部和职工。

众所周知,神延铁路跨越的是一片山峦横亘,沟壑交错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地形复杂,地质多变,历来被视为修建铁路的艰难险段,但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这块富含煤炭、石油、天然气宝藏的开发,交通运输的“瓶颈”效应显然已严重的制约了这里以至全省的发展步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神延铁路全线开工了,担负着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的几十支铁路建设大军从全国各地转战千里,云集神延铁路,摆开了一副决战决胜的架势,一个个大有不在神延拿第一,誓不罢休的气派,神延线顿时成了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大“比武”场,建设高潮如春雷般地滚过了陕北高原。

正是在这样激烈的竞争和神圣职责面前,中铁一局四处神延铁路指挥部的300余名干部职工随着出征的号角,踏着当年红军战士的足迹,走进了这块被建设者向往和追求的热土。

担任指挥长兼党工委书记主帅一职的是精明强干、果断刚毅的绥德汉子汪胜利,在他二十多年的铁路建设生涯中,身后留下了一块块奖牌和荣誉,但却从未踏上过故乡的土地,此番神延线修到了家门口的确令他兴奋不已,热血沸腾……

就是这样的背景,就是这样一群人,就是这样一位带头人,开始演绎出一幕幕令人感叹,催人奋进的时代场景,显示了当代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去领略建设者的时代风采吧!

沧海桑田

沧海变桑田,仿佛只是历史的一瞬间。然而,只有建设者才懂得创业的艰难。今天这里要说的一群人,他们所走过的历程,无论是丰碑还是鲜花,转眼已成过去,但我们却不能忘却。

神延铁路是国家“九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带动陕北老区经济腾飞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了办好这件事,工程采用招标办法,选拔资信最高的施工队伍来建设这一重点工程是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的第一选择。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处是经建设部核准的国家大型综合施工一级企业,具有承建铁路、公路、市政建设、水利水电、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场场道等工程施工能力,1997年通过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

此番进入神延铁路施工的指挥部的全体职工都是身经百战,走南闯北的一群创业者,在他们的身后就留下了一座座丰碑,让我们翻开历史的一页,重温一下他们所留下的足迹:唐山抗震救灾、京山线恢复通车、唐山陡河电厂专用线、京山压煤改线、京秦线、大秦铁路、宝中线、京九线、神延线等铁路项目,以及咸阳国际机场、甬台温高速公路等民用设施。在所承建的工程中,大秦线二期、京九线阜九段荣获国家建设最高荣誉“鲁班奖”,京秦线崇峪沟特大桥荣获铁道部优质工程奖,京秦线获部优质工程奖,大秦线一期获国家金质奖,大秦二期工程青龙河特大桥、咸阳国际机场场道平坦度QC成果获国家级优秀奖,该项目经国家验收评为优质工程。大秦线摩天岭隧道出口首次采用新奥法施工,全断面开挖,复合衬砌,无轨运输,被原铁道部部长陈璞如誉为“隧道施工一枝花”并题词“创建文明施工的范例”,1985年11月25日,摩天岭隧道出口创单月独巷月成峒236.59米的全国纪录;宝中线宝安段堡子梁隧道采用迈式锚杆新工艺;甬台温高速公路首次采用先张法预制梁和软土路基施工,这些工程的生产经营不但为铁路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且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技术、精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职工队伍,为他们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辉煌成为过去,留给创业者的就是一份自信。当我们在简陋的办公室里采访指挥长汪胜利之际,这位豪爽开朗、热情大方的绥德汉子还总是挥舞着手说:“我们来神延线就是要交放心工程、抓质量、抓安全、抓进度、高标准、严要求,要使工程‘一次创优,全线全优’,质量搞不好,进度跟不上,我睡不好觉。”字字铿锵,句句掷地有声。当我们问及要做到这种地步和要求靠什么时,汪胜利的回答更妙:“高起点、严要求、高标准、严管理。”前者是目标,后者是手段,二者合二为一,便成了我们面前这位汪指挥的工作思想以及从这里透出的那种工作作风。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一个能在所走过的历史中创下如此佳绩的施工队伍,在一位如此干练的领导者率领下,一定会在神延线上创下新的辉煌。

路在延伸

当我们采访神延指挥部时,正是庆北高原一年中景色最美的季节,一座座桥涵,一个个隧道和路基相连,已具雏形的铁路应在伸向远方,向南、向北,一直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

由中铁一局四处神延指挥部承建的是神延线瓦窑堡境内20标段11.325公里线下工程,其间经过两个乡镇,穿越11个自然村,建设项目包括大桥两座、中桥6座、小桥3座、各类涵梁36座,路基间土方99万立方米、站场土方25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6500万元。截止目前,所辖管段的11.325公里线下,大、中、小桥、涵梁、路基、土方也已竣工,投资完成90%以上。

1998年10月25日开工至今,一年半的时间,一条“巨龙”已经在建设者们的手下诞生,望着那伏在崇山峻岭之间和河水蜿蜒之畔的路基和桥梁,我们的想象和建设者们的诉说一起回到了那开工前的紧张和施工中的忙碌之中,他们的那份自信和对理想目标追求的执着是如何在神延线上展示和升华的,带着一份崇敬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工地,走进了建设者们中间。

“质量、安全、进度”是铁路建设的三大命脉,三者之间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在指挥部的办公室里,会议室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警示标语:安全质量攸关生命,肩负责任重于泰山”、“创全优、有秩序、快速度、高效益”,话虽不多,但却涵盖了他们经营的主导思想。在施工现场、在竣工的工程面前,我们看到了那严丝合缝、线条流畅、整洁美观的工程外观,这恐怕就是精神变物质的最好见证吧!有了严格的要求和高标准的起点,才有了今天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实实在在的优质的工程。

神延指挥部从工程施工一开始就将神延总指提出的:“开工必优,全线必优”的要求贯穿始终。他们从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做起,并且于99年下半年通过了IS09002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情况的复审,力争使神延指挥部成为铁一局四处的一个质量的“窗口”,下大力气狠抓质量。

除了日常必须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外,他们还立足从严、从精、从高来要求自己。一次,汪胜利发现某工队正在砌筑的一段路基侧沟厚度小于7—8厘米,便立即勒令将已砌好的100米推倒重来。还有一次他发现某工地进了一大堆不合格的石料,便亲自调来装载机,直到看着将这批不合格石料清除出场才放心而去。指挥长从严的示范作用使这里的质量意识空前浓郁。为了使工程干成精品工程,他们主动将全线的铺砌护坡用片石改为石料,仅此,他们的投资成本就提高了许多,但为了给国家交一个放心工程,他们认为这比什么都值。从高标准的角度出发,他们在涵渠施工中发现蜂窝麻面现象,一律推倒重来,把本可以补救的失误消灭在施工的每一个角落,力求全部创优达标。

质量打头,安全保障,进度也就有了保证。从指挥部指挥长到总工程师,再到一般业务人员,都积极深入施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施工进度,从目前已完成投资量和工程进度的指标来看,神延指挥部的工期进度,他们超额完成任务名列局建单位之首,扭转了开工以来的被动局面,使神延指挥部的质量和进度都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正确轨道。

赫赫战绩

“干精品工程”、“干样板工程”。“一次创优、全线金优”的口号激励和鼓舞着神延指挥部的全体干部职工,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目标和追求,他们才取得了像今天这样的业绩,才树立了昨天那样的丰碑。

陕北高原地理环境复杂,土质差、地貌变化多、施工本身就难度大,再加上子长县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山区小县,当地村民往往由于目光短浅受眼前利益驱动,不时给施工单位施加一些压力,找一些麻烦,这使得这里的地理人文环境都不利于施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神延指挥部仍旧在“有一半精力都放在了施工环境保障上”的困难情况下,抢时间、抢进度,确保了工程的实施,并且在施工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为了保证工期,指挥长汪胜利经常是天一亮就一个工点一个工点的检查,他对管内的每一寸线路都了若指掌,因此在工地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时,他总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并及时稳妥的解决。副指挥长兼总工刘冠营同志带领全线技术人员充分发挥技术的龙头作用,为会战献计献策。汪志远同志更是马不停蹄地解决路地纠纷

领导班子且如此,干部和职工更不含糊,汪胜利讲过这样的话:“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所以,汪胜利知道,要取得群众的信服,要使职工队伍能打善拼,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是最根本的。

正是在领导班子这种表率作用下,他们的队伍是充满战斗力的。去年,正当施工的交峰期,他们适时地开展了三个战役。第一战役,以向七一献礼为激励口号,以突击大中桥为目标;第二战役,以迎国庆50周年为动力,以突击小桥涵为内容;第三战役要庆澳门回归,以突击路基土方及其附属工程为主。结果是三战皆胜,全线施工人员掀起了“比管理、比安全、比质量、比进度、比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99年二季度末获得局神延线指挥部“大干八十天”第一名,紧接着的“大干九十天”活动中,完成任务又名列全局之首。

工程进度上轰轰烈烈,工程管理上亦有条不紊。汪胜利认为:搞好工程创优活动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占领市场,树立形象的基础要求。因此,神延指挥部首先从树立全员创优意识思想基础人手,确立“干一项工程,树一块丰碑,创一方信誉,交一批朋友,占一方市场”的经营战略。在创精品优质工程中,指挥部和各施工单位从上到下都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责任人”,对主要管理者、技术人员实行分工负责制,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对班组则体现奖惩分明,对合格的项目责任人实行现金奖励;相反,则处以现金罚款。这一举措直接作用到了每一个人,使全体施工人员都从心底里树起了“创优质工程”的意识。

为了保证创优活动的有序、健康、持续地开展下去,他们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这其中包括:一是制度激励,强化管理;二是奖励激励,主要是把创优与分配挂起钩来;三是进取激励,开展创优竞赛活动;四是典型激励,样板引路;五是领导榜样激励;六是规范激励,统一标准。他们视质量如生命,把创优当使命,为指挥部在神延线上赢得了声誉,在上级部门及业主多次组织的检查中均获得好评。去年9月,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主任施德良、铁道部神延总指挥部指挥长张梅陪同下来到他们中间,看到李银河大桥和高填方路基,称赞工程内在质量好,外观美,并给予了他们以高度评价,

在1999年底由铁道部神延总指挥部举行的优质工程评比中,他们申报的第一批七项桥涵路基工程,全部获得了“优质样板工程”。

耕耘就有收获,付出就有回报。四处神延指挥部全体干部职工一年多的心血和汗水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称赞。这只是个初步的结果,待工程竣工验收时,他们一定会笑得更加灿烂。

铁骨铮铮

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我们说:修铁路的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天南海北,风里雨里,能吃得下这份苦,个个都不容易。然而与他们接触之际,却发现他们一个个又都乐观豁达,充满着对工作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进入神延指挥部的施工现场,我们首先见到的是队长李志学,这位干了32年的老铁路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症仍不下火线,当我们让他讲讲自己时,他却推出了副队长李昌福,而李昌福却讲到了一线工人,最后还是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给我们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说得是李银河大桥一号墩开盘浇注后,因遇风雪袭击,全体施工人员不畏严寒,坚持浇注一次完成的故事。当时浇注已开盘,先是风,后是雨,再是雪,不一会儿鹅毛大雪就铺满了大地,施工人员冒着零下20多度严寒坚守岗位,因为他们知道,浇注一旦开始如果再停顿,就要往后推48小时,而且质量将大打折扣,不但影响质量,而且还影响工期,共产党员、二班班长张必宪裤腿一挽,带领几名工人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里人推肩扛,将一辆辆机翻斗送上河岸,后半夜,接班而来的班长于海、书记兼工会主席米志民以及李志学、李昌福两名队长也都轮流跳进河水指挥大家一起奋战。10月26日早10点半开盘,至10月27日下午4点整,110余方混凝土浇注完毕,20多个小时连续作业,大家一个个都冻成了“冰垛子”,棉衣象“盔甲”一样裹在人身上,走起路来一摇三晃,但看着露出了地面的桥墩,所有参战人员心里却又充满了喜悦和温暖之情。

在神延指挥部里既有象全国劳动模范胡华贵一样的老英雄,又有象刚才提到的张必宪、于海,以及场道二径部的冯国强、叶华民这样的新的模范先进人物。在这里,放弃节假日,带病工作,农活时节不回家,工地上过年已不算新鲜了,这些在常人眼中被看成是先进事迹的举动,在这里已成为了每个人的自觉行动。铁一局“吃苦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在这里已成为了职工真实工作和生活的写照。

在一个简短的见面会上,主人给我们介绍到会的成员:“这位是党工委副书记刘惠利”,刘惠利便补充一句:“互惠互利。”“这位是机电主任,团工委书记张海田,”张海田也补充一句:“沧海桑田”,幽默与机智引来一番大笑,会见气氛随之活跃。指挥长汪胜利看着自己身边的这群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一个好的班子是企业制胜的关键。”

“一个好的领导是企业兴衰的关键。”

双方的推让看似是恭维,但我们已从中看出了这支铁军队伍的灵魂,这是一个团结坚强、合作有力的领导集体。的确,领导班子素质如何,对企业的命运起着关键作用。神延指挥部通过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来提高班子的领导工作水平和自身的作风水平。在抓领导班子建设中,汪胜利反复向我们讲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他说:“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先进生产力、先进社会制度都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在神延指挥部,我们就是依靠‘三个代表’和‘三讲’来教育和带动我们的领导班子建设和职工队伍的建设。”

在具体实践中,汪胜利素以“抓实的,动真的,来硬的”而著称,要求别人做到的,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他绝不做。他本人曾先后12次拒绝贿赂高达10余万元,并多次拒吃拒请,树立了一个领导成员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典范作用。

如此铁骨铮铮的汉子,带出了如此铁骨铮铮的队伍,这就是这支铁军留给我们的印象。

无坚不摧

走访神延指挥部时,我们的所见所闻,集中到一点,就是做为国有老牌企业,这里职工素质高,管理水平高,传统作风没有丢,职工队伍的精神风貌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神延指挥部成立仅一年多时间就获得了99年度铁一局神延线指挥部的“先进单位”,99年度局级“三优文明单位”,申报“2000年度先进党工委”等一系列荣誉。

其指挥长汪胜利从事铁路建设二十多年,曾获局“十大标兵”和“十大优秀管理者”,99年度获得“十大标兵中的质量标兵”称号,在他的带领下,神延指挥部被锻炼和摔打成了一支无坚不摧的铁军队伍。

当问其,何以使这支队伍能够创出这一系列的业绩时,汪指挥长讲:“这就是我们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结果。”是的,两个文明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这些年,他用“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干好自家事”的朴素工作方法,从严从细做职工思想工作,用精神文明的创建和企业文化的培育,竭力做好人的工作。他有一句名言,说是职工的思想“一抓就好,一放就散”。这的确体现出他善于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会。

神延指挥部重视政治思想工作潜移默化作用。去年他们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组织全线所有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分别参观了延安王家坪、枣园、杨家岭和革命纪念馆,回顾了当年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激发了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神延创大业的奉献精神。他们还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政纪法规教育,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遵纪守法意识,增强了他们拒腐防变的能力,保证了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为了使职工把企业当做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他们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留住人心,并且以工会组织为主,以争创“模范职工之家”为目标,以建家就是建企业为宗旨,以贯彻落实“劳动法”为契机,把建家的“四项职能,两个建设”落到了实处。去年他们为职工置办了“卡啦OK”设施,布置了活动室,职工之家成了职工业余生活的好去处,杜绝了职工进营业性舞厅和一些娱乐场所,这对防止丑陋现象入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们还利用歌咏比赛、棋牌和球类比赛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他们在健康文明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和熏陶,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去年以来,神延指挥部职工月均收入1200元,而且没有一个下岗放假的,企业的效益好了,带动了职工收入的提高,职工收入提高了,又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生产干劲,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效益的增长,这种良性循环的不断滚动和发展,就形成了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支充满生机的、朝气蓬勃的铁军队伍。

中铁一局四处神延指挥部现在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工地上整修路面设施的人来人往,上渣车川流不息地日夜奔忙,这里已成为他们奏响最后一个乐章的舞台,西部大开发正在向他们召唤,这群已为西部大开发首战做出贡献的硬汉们将又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疆场,我们期待着他们随着脚下铁路一步一步地延伸,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