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7月20日
社会新闻
02

少些这样的挥毫

报载:7月8日,青岛第二届海洋节,特邀一著名巨型书法家在五四广场挥动一支重75公斤的“金龙须”巨笔,用尽300公斤黑墨,在2000平方米的白布上写下了“海之魂”三个大字。

对这样的“挥毫泼墨”,笔者实在不敢恭维。不能不说,动议者的别出心裁可谓用心良苦。大约一是为了渲染海洋节会场气氛,吸引观众,二来可能又要破一项世界吉尼斯纪录,显示一下中华书法之“魅力”。窃以为这种做法至少有两不符。一是与海洋节题旨不符。与其说是“挥毫”,不如说是“挥霍”,至少说是一种浪费。海洋节,顾名思义,无非是保护海洋,保护资源,净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等,不浪费资源本是海洋节题中应有之义,而这样的挥毫,愚以为实在有悖题旨。且不说300公斤黑墨顷刻化为“乌有”,也不说棉农和纺织工人的辛苦,光这2000平方米白布的拼接,现场摆放又要花去多少人力?即使作为一件艺术品,面积如此之大,现场的观众也无法欣赏,活跃气氛又何从谈起,难道坐飞机或登上几十层高楼鸟瞰不成?再说这样大的一件展品收藏起来,有无必要不谈,还得占去很大的一个空间,经常展示就更麻烦了,看样子只能束之高阁。试想一下,这难道不是一种浪费嘛?

其二,与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不符。对这样的“挥毫泼墨”,如果从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角度讲,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艺术。笔者虽然没到现场,但我想,一个人力气再大,也无法手握75公斤重的巨笔,更不要说在2000平方米的白布上运笔了。吾以为,既然是书法,历来靠书者的手腕运笔之巧。当然也有用口含笔的,用脚趾头夹笔的等等不一而足,但绝不借助外力,否则就失去了书法本身的意义。即使认为能入吉尼斯纪录,笔者也不敢苟同。 (欣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