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情未了
文/孙敏
1999年8月,陈玮作为一桩遗产纠纷案的被告,被送上了民事法庭。她是一名重庆籍的小保姆,年仅28岁,为什么要与一个年已82岁的老医生结为夫妻?
(一)
1993年秋天的一个下午。这是一个天下着小雨的日子,重庆籍来蓉城的打工妹陈玮骑着邮电专用自行车送信时,认识了年逾古稀的医生王新民。
半年后的一天晚上,王医生给远在美国的小儿子王华写了一封信:
我想给你介绍一位姑娘,她就是你经常往家里打电话时,常常接你电话而与你通话的陈玮。她来咱家当保姆已有6个月了,我观察下来,她很尊重人,人品很好,持家更是贤惠。长相也较美,只是文化程度不算很高,与你这个博士生似乎不相匹配。不过,她很要求上进,正在准备考大学,假如你有意的话,可以考虑考虑。我暂不对她提及此事,事实上,我也很愿意接纳她这个儿媳……
远在美国读书的王华很快给父亲拨通了电话:
“爸爸,您信中说的陈玮看来并不适合我,我希望能得到事业上的助手,学业和专业当然会很重要。您既然喜欢陈玮,陈玮人又好,我想爸爸能不能够为自己考虑一下?”王华一口气地往下说着。
“这……这怎么能行呢?我今年都已经82岁了,她只有28岁,我都当她的爷爷了,我也一直把她看作小孩子,这种角色转换不容易呀!再说,我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想什么呢?”
“这种事在美国根本不奇怪,当然,我也不会强求您的!”儿子在电话那头补充着说。
王医生放下电话,心里乱成了一团麻。
其实,当王医生接听美国儿子的电话时,小陈正在厨房里干活,客厅里王医生说的那些话,都被她无意间听见了。事后,她装作没事儿似地去自己的卧房休息。人睡了,可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说真的,自从和王医生在一起,她一直感到很幸福,王医生是个诙谐而幽默的小老头,对她一直很平和,她甚至不记得说话时发出过大一点的声响,高兴的时候,快活得就像一个大孩子。她从他身上汲取了从未感受过的那种人格力量。她敬佩地,爱戴他。可是,她发现,爱情已在这时从她的心头不知不觉地抽出了新蕊。
这天,他们谈了很多很多。一老一少,这两个外人看来极不般配的恋人,此刻却真真实实地沉浸在爱河中。
二)
1997年4月28日。晚上5时整,成都大酒店。神采飞扬、一身米白色西服显得洒脱而仪态端庄的王新民医生携新娘陈玮款款步入大厅。王新民医生在高度兴奋之中,在众多前来祝贺的宾朋面前,将一枚镶着孔雀蓝宝石的结婚戒指戴到了陈玮的手上,并深情地吻了自己的新娘,他们结婚了。
特地从美国赶回来参加父亲婚礼的王华,泪水早已溢满了眼眶。母亲去世后,父亲度过了一段极为痛苦的时日。两个生活在成都的哥哥为了争夺母亲的遗产,竟抢走了母亲所有的首饰。为了分割母亲用一生积攒下来的几万元存款,他们还跑到法院把父亲给告了。父亲气不过,曾一度想追随母亲而去,以求得一了百了。只有他这个小儿子,当父亲已经丧失了再生活下去的勇气时,他从精神上给予了父亲最大的关怀,只要时间允许,他总要回国来看看年事已高的父亲。
父亲的这场婚礼也是他精心安排的。他希望父亲能找到幸福。而眼前的这位“后母”使他感到欣慰。她落落大方,善良俊秀。婚前,他也和陈玮谈过一次,此后他断定,她一定能为父亲撑起一片蔚蓝澄净的天空。
然而,父亲的婚礼却使王医生的另外两个儿子拍案而起,联名写来抱怨信,王医生看后,只是嗤之以鼻,随手扔进了火炉。
王医生的父亲在解放前,曾是成都一位拥有一定产业的资本家,早在40年代初,就已买下了他目前正居住着的这幢花园洋房。父亲在50年代初即已去世,王医生便得到这幢房子,同时还拿到16多万美元的遗产,而这笔现金都存在美国的银行里,所以“文革”当中没有被没收,当王华到美国留学后,他便将父亲留下的这笔遗产全部赠给了小儿子,为此,成都的另外两个大儿子心态不平衡到了极点。
其实,王医生此时还有10万多美金的存款,那是小儿子在美国边读书边打工陆续赚来“归还”给父亲的。小儿子当初就对父亲说,老人的遗产他不想要,当初拿了爸爸的钱做学费,以后他要一点点地还给父亲,而这些,另外两个儿子哪里会知道?甚至陈玮也蒙在鼓里。但这些钱、房子和房内的一应家俱,他死后当然不可能带走,但要他做出给谁的决定,他至今也未考虑成熟。
陈玮是他的新婚妻子,但他并不想过早地让她知道这些事情,起码,真正能够抛开物质的爱,更能检验它的含金量。
小陈和王医生婚后的生活渐入佳境。每天早晨7点,在他们家附近的集贸市场上,周围的人们总能见到这对一老一少手挽着手前来精心选购他们一天中所需要的瓜果蔬菜。
王医生在这两年时间里完成了他的一部理论专著;陈玮也实现了自己读大学的梦想,在一所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读中文专业,还有一年时间就要毕业了。
(三)
1999年5月,王医生因患肝癌在住院不到3个月后,心脏停止了最后的搏动。
弥留之际,王医生深情而迟缓地对陈玮说:“你好好地念书、好好地生活吧,你今后的生活我都已经替你安排好了。”他将一把钥匙交给陈玮,告诉她家里床头柜里有他早已拟就的遗嘱,并说:
“我的两个儿子肯定会来找你麻烦,他们也许会再次把你送上法庭,那份遗嘱,不到时候,不要拿出来给别人看,谁也不要给……”
当天晚,王医生走了。
果然,王医生的那两个儿子深更半夜敲门而入,让她立即从这幢楼里滚出去。老人尸骨未寒,两个儿子已经向法庭提出起诉,陈玮在参加完追悼会的第二天,刚刚踏进家门,就接到了法院发来的传票。法官传唤了她,并将王军、王平(王医生的两个儿子)的诉状副本寄给他,诉情十分明确:他们要求继承洋房和分割遗产。
第一次上法庭时,陈玮觉得浑身发冷,牙齿打颤。他感到身心极度疲惫。60多个日日夜夜在医院里陪护,直到王医生临终,作为妻子,她已经尽了自己的职责。而面对这样一场官司,她实在有些想不通。她不懂,自己家里的事,只要能坐下来商量一下,不都能解决吗?为什么要把我拖到法庭上来?
被告席上,陈玮孤零零一个人坐在那里,她没有请律师,她知道自己最终做出的决定根本不需要律师。
能容纳百余人的法庭内座无虚席,人们把眼光统统投向了这个孤立无援的“小继母”,那眼色中什么样的成份都有。
当法庭调查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陈玮突然拿出王医生留给她的那份《遗产公证书》。这无疑是一颗摘去了引芯的炸弹,所有在场的人顿时瞠目结舌。
王医生在他的遗嘱中写道:“……我本人自愿将我的一幢花园式洋房和16万美元及所有的财产,全部交由妻子陈玮继承……”
全场哗然,两个道貌岸然的儿子更是失去了原先咄咄逼人的气势。法庭经过核实,证实了这张遗嘱的真实性,并要求原告撤诉。
一个月后,法庭第二次开庭,陈玮在法庭上当众宣布:王新民医生留给我的洋房、美金以及所有的遗产,她除了留下4万美金(支付欠医院的医疗费用和准备今后念书的学费)外,全部转给王医生的儿子继承……
陈伟的决定就像一块巨石投进了池塘,顿时在法庭上掀起了一阵狂涛。人们不禁为她的举动深受感动,同时,所有鄙夷的目光开始投向了丑医生的那两个儿子。一个原以为颇为棘手的民事诉讼案,就这样被画上了句号。
当天晚上,陈玮伏案,流着泪给丑医生写了一封永远也无法寄出去的信:……丑医生,通过这场官司,他们良心应该受到谴责了吧?你的目的还是达到了。可是,他们毕竟还是您的孩子!我就是拿了这份东西,心里也会不安的……
写完信,又端端正正的封上信口,她感到顿时轻松了许多,虽然这似乎是拂逆了王医生的遗愿,但他在天之灵是会理解他的。
小陈的真诚终于唤醒了王医生的两个儿子,这天他们携一家大小前来看望陈玮,然而,人去楼空,陈玮已经带着自己来时的两具皮箱,悄然离去。他们又在王医生的遗像前发现了陈玮写的那封“发不出去的信”……这一幕,深深打动了这两个不孝之子,他们朝着父亲的遗像和陈玮远去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个躬。
这幢洋房里留下的,又何止是王医生的那笔物质遗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