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贫司富
文/赵建国
和一位朋友聊天,说到贫与富的问题时,这位朋友对我讲了一段黎巴嫩作家纪伯伦写的故事:
一个农人在他的地里挖到一尊古代石像,他把石像拿到一位收藏家的家里,那收藏家用高价买下了这尊石像。回家的路上,农人拿着钱边走边想:“这笔钱能使人生活得多么美好,石像是死的,怎么会有人出这么多钱买呢?”而那位收藏家此刻正在家里欣赏石像,他自言自语道:“多么美丽,多么栩栩如生,多么伟大的杰作,而它刚从千年的酣睡中苏醒,为何竟有人宁愿不要这一切,而要既无生命又无诗意的钱呢?”
朋友讲完这个故事,问我:“你愿做哪种人——农人还是收藏家?”我坦率地说:“不知道。”的确如此,我想那位农人和收藏家都有没有错,他们各取所需,都得了他们喜欢的东西。那么问题是:如果说这是一个问题的话,该怎么解答呢?
这使我想到另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很偶然地认识了一位叫戴维的年迈老人,老人口齿清晰,反应敏捷。他是一个很自豪的家长,当他对那个人讲述他的儿子、女儿、女婿、孙子和孙女们的时候,总忘不了在讲述每个人时加上这么一句:“他(她)也很富有。”因为好奇,最后,那个人问:“戴维,富有对你来说似乎很重要。告诉我,你真是觉得做一个富人那么重要吗?”戴维想了良久说:“不!你是对的,健康很重要,精神愉快也很重要,富有只会给你带来方便。”
是的,富有只会给你带来方便。那位收藏家不正是如此吗?倘若他没有钱,他就不会买石像,不管他再怎么喜欢艺术品,他也只能暗自叹息、沮丧。而对于那位农人来说,同样也是追求富有所能带给他的方便:“这笔钱能使人生活得多么美好!”
有时我们往往羞于谈钱,总觉得谈钱很市侩,很庸俗,但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离得了它呢?虽说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又是万万不能的,人对于钱真的很矛盾,既想多挣一些,却又要掩饰那种欲望。不错,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中比钱重要的东西有很多,但如果你口袋里的钱适当地多一些,对你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你有钱,因为你富有,你就能做你想做的事,不必因为没钱而搁浅。
倘若你一味只想着钱,眼睛总是盯着钱,而把人生的一切要义都置于脑后,就像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葛朗台一样,其实是穷得只剩下了钱。我想,这样的人生之旅也太没有意义了,无疑是枉到世上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