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8月24日
社会新闻
02

花钱“买来”不痛快

——被动消费面面观

消费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欲求。然而,由于日常生活中一些陋俗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不少人不得不过着“被动消费”的生活,即钱是自己辛苦赚来的,花钱却并非自己的意愿。各种形形色色的“被动消费”对正常、健康的消费活动造成很大影响。

白色消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为死人办丧事耗费的资金达70亿元以上。如今,谁家老人去世,迫于当地习俗,一些丧户在坟墓建造、丧葬仪式上相互攀比,使“规格”?越来越大,前来“奔丧”的亲朋好友一定要送花圈、挂挽帐,关系亲近的更要奉上一份“香火钱”,大家心中都这样想:毕竟这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把火烧了完事。

红色消费。逢升职、婚礼、小孩满月甚至考上大学这类喜事,一些家庭及个人难勉发张请柬、大摆宴席以示庆贺。收到鲜红请帖者往往心中叫苦不迭,暗自盘算着本月工资如何开销,脸上却还堆满笑容热情道喜。如今的礼金价位看涨,三十、五十已拿不出手。笔者的一位朋友仅去年就接到各类请柬20余张,花去礼金2500余元。据某媒体报道,有因不堪“红色消费”之负,竟出现了礼金欠帐、打白条的尴尬现象。

灰色消费,如果说白色消费、红色消费是人们应付人际交往、迫于人情世故所进行的被动消费。那么,灰色消费就成了老百姓无奈的自作自受。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岗位、指标、投资项目等无不掌握在一些当权者手中。怕下岗者、想通融者、要指标者节假日免不了到领导家中走动走动,领导家中婚丧嫁娶、领导出国、子女上学有所求者必要到场,人不到也要礼到。若逢此场合,该来的未来,个别领导则暗示下人对其旁敲侧击、威胁利诱。而这笔人情消费往往开销巨大且逐年升温,这从不断挖出的贪污受贿成千万、上亿元人民币的大贪官身上可见一斑,这些钱归根结底是平头百姓的血汗钱。

黑色消费。开车的要交早已被废除的“过路费”,打手机者要被迫交每月10元的扶贫基金……一纸当地政令,一条行业规定便成为人们无法拒绝的额外消费。更不消说修路、建校和各类捐款,本是自愿行为,可在一些地方强行集资、胡乱摊派、硬行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百姓也时有怨言。

量人为出、今天决不花明天的钱,这曾被称为中华民族俭朴的美德,而这些不得不掏腰包的被动消费总让人心中不是滋味,花了钱,却“买来”一肚子不痛快。从另一角度讲,这些被动消费花去的钱并不利于带动真正的消费。

(付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