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8月25日
社会新闻
02

以土充洋败絮其中

果篮水果中看不中吃

本报讯 冠以“洋”水果的美名,其实是国产货,披着精美水果的外衣,内里一团败絮,谁遇这事都窝火。近日,许多买了果篮送礼给人的消费者自觉丢了颜面,原来果篮内水果以次充好,以土充洋屡屡出,现。

在西安各大医院四周,果篮生意十分抢手,里面水果小贩们早已配好,有“美国”柚子、提子、“巴拿马”香蕉等等,单看这些水果表面,光洁透亮,惹人喜欢,有的上面还贴有圆形、椭圆形的标签,价格当然不菲。可买了送人,打开一看,烂果比比皆是。笔者在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省医院等医院附近的水果摊旁看到,果贩们专把烂果往里装,问他们为何不装好的,答曰好的太贵,占资金,水果烂了想办法卖出去也是挣现金。其实,这些假称“洋果”的水果,皆来自我国云南、福建等南方省份。一小贩拿起两只“提子”让笔者尝,感觉口味、外形极像葡萄,一问,真是葡萄充提子。有经验的人士说,洋水果一般都有严格分级,级别不同,售价悬殊。另外,真正“洋”水果绝不会在街头小摊上出售,而是在大商场的专柜上现身。

既然国货充洋果,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乐于购买呢?是人们虚荣心在做怪,买方市场的兴隆无形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假“洋”水果越卖越旺。于是,出现一个怪圈:一面人们埋怨果篮假果多,烂果多,一面又把果篮买去送人。

本报记者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