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利益的驱动下
——装修工吃回扣几法
装修行业的猫腻太多,特别是在采购材料这一环节,大多数消费者是屡屡上当受骗。为揭开这其中骗人的鬼把戏,笔者日前采访了有关人员,从多方面了解到,主要原因是相当多的店家和装修工配合“默契”,“互惠互利,”合起来宰人,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住在铁路局家属院的李先生在装修自己的房子时,木工是经朋友介绍的。那天,木工把李先生领到太白建材市场一个门店买料,看那木工似乎和店老板挺熟,李先生还是拐到另一家木料店买回了料。第二天,李先生一位在装修公司工作的朋友来看进的料,发现每一种料进价都要高出有关部门核价的10—20%。满腹狐疑的这位朋友当即装作进料的人到那家木材店询问,店老板报价均比李先生买的价低,于是这位朋友大声斥责店老板宰人,老板闹清楚了是从哪家进的货后,悻悻地说:“我有啥办法,你们带木工来,我不给人家回扣,我这店还能开不?”老板还说:“我们这一行有个‘行规’,只要木工跟着进料,是木工老据点的,给木工提总买价的20%;是木工过路进来的,给提10—15%。”店老板又说:“今天一大早,你那木工已把1200元拿走了!”
木工靠回扣害人,那么油漆工呢?
据了解,油漆工目前宰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如果装修户和油漆工同去买材料,这不用说,价钱是砍不下来的,因为店家得多收你15—20%作为给油漆工的回扣,这也是油漆店家的“行规”。早几年,也有店家舍不得“吃进去再吐些出来”,结果是,为了一个鸡腿,丢了整个鸡。目前油漆工还有一种更高妙的新法:让主家自己去买,自己第二天再上那家店去拿回扣。
住在国旅家属院的黄老先生装修要油漆时,油漆工给他开了“迪高”和“艾丽丝”两种油漆,说这种油漆质量不错,太华路建材市场有卖的。因黄老先生家离太白建材市场近,就和老伴到太白市场购买。结果太白市场十几家经营漆的店问遍了,都说没有这种漆。一家漆店老板娘看老两口酷热天跑得好苦,同情地说:“你们不要跑了,这种漆油漆工说哪有哪儿就有,别的地方不会有的!”“为啥?”“那家店肯定是油漆工的窝点,他们已在你开料单上做了记号,你看着好象是留给你们主家联系用的,实际上是给店家的记号。”老俩口开始迷惑不解,最后终于用他们那昏花的双眼发现了写有传呼号和姓氏的字迹。
方兴未艾的装修业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装修材料是否货真价实,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工商等有关部门希望广大消费者在装修前做好调查研究,充实有关装修知识,减少盲目性,购料时最好到国家和集体开的明码标价的大商场,谨防被宰。 (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