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9月08日
维权之页
03

问你何所思问你何所盼

——教师节前教师心态一瞥

2000年教师节又要到了,作为享受节日殊荣的老师们心里有何思何想,何盼何望呢?为此,笔者对教师的心态进行了调查了解。

话题一:东隅已失,桑榆非晚

余老师已五十有六。这位60年代就学于西南师大,毕业后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舍弃留城的机会,只身来到大山环抱中的矿山从教,没想到一晃就是三十多年。老余不但自己把整个身心和知识无私地留在了异乡的土地,还把学师范的儿子调到这偏远而并不兴旺的矿山,可谓“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对此,他欣然解释道:虽地处偏远,但山里总得有人来当教师。为师一生,对此是“情有独钟”。当问起对教师节有什么想法时,老余略一沉思幽默地调侃道:我是一个老教书匠,朽木已不可雕也。但教了一辈子书,已经剩下不多光阴了,如果不加倍工作,就会愧对国家给我们设的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节日。

类似余老师想法的并不少见。江总书记对教育问题作了重要讲话,说明党和国家对教育非常重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

话题二:少搞形式,多办实事

多年来,表彰会、庆祝会、茶话会往往构成了教师节的三部曲。“年年岁岁活动相似,岁岁年年节日相同。”这便是老师们对节日活动雷同的无奈心态。小李老师虽说来矿山仅五年,但五个教师节都是在嗑瓜子,吃水果,听讲话的“三会”中度过。问起对节日的印象,他表现出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对今年的教师节,他希望能搞些健康有益的实事好事。比如解决教师参政议政的民主渠道,解决教师学习难、进修难的实际问题。

话题三:改善育人环境,教师也“减负”

教师节今年已是第16个年头,国家重视教育是没说的。而社会又怎样呢?很多地方的孩子玩,无免费场所;读,无少儿图书室;而看,电视录相大多是打斗凶杀,鬼怪神仙,恋妹情哥。恶劣的环境造成孩子们自私任性,好斗的性格。在学校表现出来就是学习不刻苦,纪律涣散,不服教导。诸多因素造成当今孩子的诸多不良心态,仅靠学校教师来“拨乱反正”,难怪老师们感到负担重,压力大。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地方,教师一出点问题就重打板子,新闻媒体也推波逐浪,炒得沸沸扬扬,压得老师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对学生管不是,不管也不是,形成恶性循环。

话题四:清水衙门,领导清廉

近些年来受不正之风影响,学校这个清水衙门水不清净,穷庙富方丈现象并不鲜见,广大教师怨声载道。据老师归纳,其不廉表现形式至少有三:其一,人情生,何时休。每到学期始,一些班主任便紧张起来,生怕领导开来“条子”,强插学生入班,稍不注意便搅乱班级。正是:领导吃喝收红包子,转压教师重担子,教师为此伤脑子。其二,吃回扣差价,中饱私囊。学校是文具纸张消费大户,因而有利可图均由校方统购统发,往往是批发价进,高于市价出。一镇中教师气愤地道:他们学校每期仅此项差价就达数万元之多,而这些都进了少数人的腰包。至于购教学器材、学生的校服吃回扣更是公开的秘密。其三,借教师节,作贪文章,节日期间本应给老师办实事好事,然而总有少数领导借此“搭车”,他们携妻带子,借节前的暑期年年外出旅游,走遍了全国,有的还“考察”了港澳,其巨额开支却是以教师节花销名义报销,而许多教师临到退休也享受不到这样的外出。一职中老师告诉我们,去年教师节他们得到一床“踏花被”慰问品,财务帐上注明每床120元。几位心细的老师将其拿到市场上对比。发现同样的商品批发价每床仅50元,零售价也不过65元,这其间的差价去了何处?老师们心里谁不清楚亮堂呢?

笔者认为,学校应是块洁净的育人圣地,教师要为人师表,领导更应率先垂范,做廉洁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广大教师,搞好学校工作,无愧于教师节,无愧于教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谭平杜祥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