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加入世贸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意味着我们的金融市场将更大程度的扩大开放。对于我国的金融界来说,二十年金融开放的历史已使人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资本。不过,“入世”之后的金融业毕竟要投身于国际金融浪潮,曾经森严壁垒的金融市场将以以往从未有过的速度开启大门,不管人们以前的心理准备如何,震动、冲击却是避免不了的。
1、争夺客户的冲击。
客户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而优质客户更是银行利润来源的重要渠道。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以后,短期内不可能将其业务全面铺开,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出发,他们势必会将目标首先瞄准一批优势客户群体,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的“黄金客户”争夺战。外资银行在经营手段、服务产品上的明显优势,可能会使中资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2、争夺业务的冲击。
考虑到人民币业务的开放还会有一个过程,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在本币业务的网点布局、经营规模上已占尽上风,因此,外资银行首先要抢占的将是外汇业务市场。外资银行凭借其良好的商业信誉和拥有的稳定的海外客户关系,会吸引部分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和国内外向型企业的分流,使国有商业银行的外汇存款业务丧失一块市场份额。
3、入世后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从近些年的情况看,金融透明度日益降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各种矛盾较容易掩盖,但外资银行的业务份额达到一定比例,且会计、报告、统计等制度同国际相统一后,四大银行若再不提高透明度强化内部制约监管机制,就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
面对入世带来的冲击,中国银行可采取以下对策。
深化改革策略——进行实践反思,重点抓住机构、人事、劳资、财务等方面的改革,在增强激励机制上花功着力。
外树形象策略——全力塑造商业银行形象,努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建议良好的银企关系,稳定客户群。
防范风险策略——整治社会信用,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控制风险是确保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加入WTO后,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银行经营将暴露在更多的国际、国内的不确定因素之中,承受更多的风险。所以,如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预警、监测、消化、防范机制,规避经营风险就显得更加重要。
金融创新策略——摒弃传统式工作思路和常规化工作方法,在营销理念、金融工具、管理体制、传导机制等方面推陈出新。 (任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