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昔日深藏难识面今为果农服务忙
白教育驯养野蜂为果树授粉获成功
本报讯 礼泉县林业局的高级工程师白教育,驯养当地叉壁蜂给果树授粉获得成功。9月8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蜂类专家吴燕茹研究员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这一技术的应用,对西北的果林发展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九十年代初,白教育看到果农给果园打药后,放蜂人不愿再去放蜂,加之杏、梨、桃等开花早,蜜蜂因气温偏低不能出巢授粉,影响坐果率,果农不得不人工授粉。这样既费工钱,效果也不好。能否找野蜂来授粉呢?1995年3月的一天早上,他在城关镇一果园看护房里,看见从椽头的洞眼里,飞出一只比蜜蜂略大、身体强壮的黑色野蜂,便紧追不舍。经观察,发现此蜂一天采花竟达15660多朵,速度是蜜蜂的5至6倍,效果是蜜蜂的80倍。他开始进行详细观察,发现此蜂一年一代,全年仅在巢外活动30天左右,其余时间均在巢内过夏越冬。早春,室外温度一到13℃,此蜂便破茧而出,排便、交尾、再产卵,然后用采来的花粉将卵裹住后,生命终结。此过程虽只月余,恰是苹果、梨、杏等树的最佳授粉期。他还发现,这种蜂极喜在芦杆内做巢产卵,将芦杆20公分锯成一节,每百节为一捆,放在此蜂出没出,将蜂收回。这样还便于移动,哪里需要,搬到哪里。为让这种蜂给不同时节开花的果树授粉,白教育还将蜂卵进行冷冻储藏,啥时需要,啥时拿出。
从发现至今,白教育驯养叉壁蜂15万多只,已给1.6万亩果树授粉。仅此,给果农增加收入320万元。
(齐宇强张思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