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抉择
文/赵德铭
凡看过《生死抉择》的人,都认为是迄今为止所看到的反腐影片制作得最深刻、最成功的一部。该片所选取的角度、挖掘的深度、打动人心的程度、辐射的力度等等,都让观众怦然心动!能把反腐败的影片拍到这个份上,确实是不容易的。这要归功于原作的作家张平。若没有这一部成功的小说在先,说没有这部震聋发聩的影片在后。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说,无论是什么样的观众,几乎都是在激动的状态中,看完这部影片的。记得伏契克在绞刑架下,曾讲过这样几句话:“人们,我是爱你们的,警惕啊!”这里的人们,显然是指那些善良的人们。也就是说,搞腐败的人,恐怕也不是一开始就腐败的,他们也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影片中的郭中姚他们,在被提拔之前,恐怕也是尽职尽责的。只是由于后来官至若干品,大权独揽之后,逐渐得意忘形,放弃世界观的改造,一任私欲膨胀,这才朝着腐败深渊滑去,走向党和人民所不齿的对立面。此类人物当然丝毫不值得人去同情。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像李高成市长夫人江蔼珍这样原本善良贤惠的人,倒是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的。郭中姚之流,在廉洁奉公、坚持原则的市长李高成面前,可以说是无计可施了。但是,那些阴险的腐败分子,却早在他们的阴谋败露之前,就“未雨绸缪”了,郭中姚之流用线拴蚂蚱的办法,向原本善良但丧失警惕的市长夫人施压,迫使她酿造了一杯不得不由她本人饮下去的苦酒。令人悲哀的事实,不仅对江蔼珍本人是个沉痛的教训,而且对李高成也是个痛苦的抉择……
《生死抉择》这部影片,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心,还在于它第一次在银幕上揭开了一个腐败集体的丑恶面目。它又一次向我们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反腐败斗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更深入、更复杂的层面,中国共产党能否战胜腐败、铲除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存亡。严酷的斗争告诫我们,领导干部首先要自身坚持原则、坚决斗争固然重要,但领导干部的“内助”们也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别做给丈夫帮倒忙的蠢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