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互助保险防意外 互助储金好解急 兴办实体添活力
解放军五七〇二厂建起“三位一体”保障机制
本报讯 (记者杨令青)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七〇二厂工会突出维护职能,在深化实施送温暖工程中,逐步建立起职工互助保险、互助储金会、工会企事业“蓄水池”三位一体的职工互助保障机制,为职工筑起了一道抵御风险的防线。
面对当今经济关系的变化,职工就业、工资、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的现实,工会怎样维护职工的权益,如何帮助职工解决具体困难?五七〇二厂工会认为,组织职工开展互助保险,是把定期的、阶段性的送温暖、帮困解困变成经常性工作的最好形式。为此,他们于1996年开始,在全厂开展职工互助保险活动。最初为吸引职工参保,规定凡第一期参保的职工,个人免交入会费,全部由厂工会代付,使第一期参保职工就达2251人。为保证互助保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把好事办好,厂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厂工会主席挂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互助保险的办理工作,每个分会设立了专门代办员,购置了电脑,对互助保险进行微机管理,使互助保险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几年来,通过工会加大宣传力度,出险典型事例引路,重信誉及时兑现赔付及规范性管理,使职工普遍感到,工会开办的互助保险事业,参保、退保、续保手续简便,获利息、返红利、出险赔付及时周到。既能获利又能获保的职工互助保险,极大地提高了职工参保的热情和积极性,工会办理参保次数由一年一次发展到现在的一年两次,参保储蓄金比1996年增加了18倍。
随着企业医疗改革的推进,职工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看病住院要先交纳一笔数目可观的现金,这对于家庭比较困难的职工,无疑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为此,该厂工会在为职工办好互助保险的同时,重新组织和建立起职工互助储金会,规定大单位每人30元、小单位每人50元参储组建,专人管理,合理使用,专为这类问题的职工解燃眉之急。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该厂工会体会到,仅靠互助保险、互助储金会和行政拨款,来解决为职工扶贫帮困、送温暖、办好事,仍有一定的局限和困难。因此,他们将积极兴办企事业,作为工会强化维护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从最初的5000元启动资金,发展到目前拥有8个生产经营项目、120万元固定资产的工会企事业经济实体,平均每年向国家上缴税金10万元以上,成为为职工扶贫帮困、办实事的资金
“蓄水池”。
经过工会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厂参加职工互助保险的职工达3732人,占职工人数的81.79%,参保储金883.86万元;建立职工互助储金会46个,参加人数3623人,周转金12.7942万元;工会企事业收入为职工办好事累计支出14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