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奥运之窗
心中满是骄傲
奥运会的日子是精彩的,精彩的不只是高水平的竞争、经典的赛事,还有中国健儿的优异表现以及他们所书写的一篇篇传奇。
奥运会的日子是充满激动的,激动的不只是获得胜利的运动员,还有数以亿计的华夏儿女。看着一面面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听着《义勇军进行曲》一遍遍奏响,身体里膨胀着一种激动,心中油然生出无限自豪。
作为中国人是自豪的,在先前的四届奥运会中,中国体育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大的成功,中国健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表现得如此顽强不屈,表现得如此沉稳和成熟,同时也表现得如此强大。他们绝对称得上是中国人心中的骄傲。
作为中国运动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豪过,他们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升国旗、奏国歌的那一刻,他们拼出了最高水平,他们打出了顽强进取的精神风貌。夺得乒乓球男单金牌后,孔令辉激动地亲吻胸前的国旗;站在领奖台上,我们的健儿们注视着国旗升起,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自豪地唱着国歌。此情此景,所有中国人都被感动了,所有中国人都不禁融入到这歌唱祖国的热潮中去。
26枚金牌就是26个动人的故事,26遍《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荡起的却是心海里的滚滚波涛。—位名叫圣?罗曼的法国记者说,中国队已经获得了成功,在金牌榜上位居第二,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他说:“如果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会感到很骄傲。”
中国人当然骄傲,为我们的国旗升起,为中国健儿所创下的辉煌。
可贵的“人梯精神”
刘宏宇两张黄牌在身时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求稳,或可争得奖牌;二是放开加速一搏,打乱外国强手的节奏,让同伴王丽萍冲击金牌,但可能会再领一张黄牌而罚下。刘宏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一种方案。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就这样划人中国账内。田径主管官员激动地说,这是一枚闪耀着集体主义精神的金牌。
刘宏字可贵在有一种“人梯精神”,关键时刻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前面,让战友踩着自己的肩膀上。看到她因此战术而被罚下,伏栏流泪,真是让人钦佩又同情。毋庸回避,拿到奥运好成绩是有可观奖励的,名利效益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刘宏宇做出了一个高尚又正确的抉择。
中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有一大批幕后英雄。“陪打”、“陪练”、“陪摔”,在许多项目中成效显著,这其中就有不少名将把机会留给了战友,改变自己的风格和路数,模仿国外劲敌,为战友“铺路”,把同伴送上巅峰。奥运会上,包括备战阶段,像刘宏宇这样顾大局而舍小我的运动员,理应大大地褒扬和奖励。
拼搏精神永不变
28日上午的竞走比赛,中国姑娘王丽萍,摘得我代表团首枚田径比赛金牌。
这枚金牌,难能可贵。20公里竞走,从体育场走出,在公路上走8圈,再返回体育场,历时—个半小时,遍体湿透,分不清哪是汗,哪是水。项目本身就艰苦,规则又规定,3张黄牌累计成1张红牌,就可以将选手逐出比赛,即使眼看就要走完全程,在最后一刻,都可能遭遇这种“突然死亡”。王丽萍不显山露水,前仆后继,一拼到底,成为整个体育场10余万人欢呼的英雄。
跳水池里的拼搏,也是有眼泪,也有笑声。熊倪于日前一马杀出成先锋,跳水队一扫阴云,士气大振。28日又有3枚金牌叮当落囊中。晚上进行女子三米板决赛,伏明霞第二跳得分不高,出水后口咬毛巾,表情沉重。但马上又跳出高分,而且越跳越好,最终成为连续3届奥运会4枚跳水金牌得主。伏明霞与熊倪一样,也是退役后复出,抛开冠军的身份,去拼,而不是保。
这是一种信念。向顶峰攀登,需要超人的实力,也需要必胜的信念。信念产生精神力量。有信念在,拼搏就有精神支撑。永远不变的拼搏精神,不论是奥运赛场,还是人生考场,都可终生受用。
邓亚萍落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阿尼塔·德弗朗兹28日晚宣布,经投票选举,8名运动员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原来是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的中国运动员邓亚萍未能连任。
在运动员委员全部44名候选人中,邓亚萍得票数排在第十六位。当选的这8名运动员是乌克兰田径选手布勃卡、俄罗斯游泳选手波波夫、澳大利亚游泳选手奥尼尔、美国排球选手茨夫特里克、捷克田径选手德莱兹尼、加拿大田径选手克鲁克斯、德国赛艇选手巴尔和西班牙游泳选手埃斯蒂亚蒂,其中女运动员有两人。
从世界各地前来悉尼参加奥运会的11035名运动员有投票资格,其中5216人投了票。在当选者中,布勃卡得票最多,得票数是1506票;波波夫和奥尼尔分别得到1471和1208票。其余当选者的得票都低于千票。邓亚萍的得票数是438票。
挪威队“金球”夺金牌
挪威女足28日在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决赛中攻人一个“金球”,以3:2战胜场面一直占优的卫冕冠军美国队,夺得奥运会金牌。
挪威队打法简单实用,在禁区内密集防守,进攻则几乎全是单调的长传冲吊。但她们把握门前得分机会的能力好得惊人。在比赛中她们共有3次射正球门,结果三次全都得分,其中包括一个让美国队“突然死亡”的金球。
挪威队主将梅尔格雷恩赛后无比兴奋。她说:“打进那个制胜一球的感觉真好。我没想到比赛会这样结束,简直像个美妙的梦。”
金昶佰翻版“魔鬼训练法”
在中国女子曲棍球队本届奥运会大打翻身仗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球队的韩国籍主教练金昶佰。正是他的近乎“残酷”的训练,把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队送到了第五名的位置上。
当年日本教练大松博文以他的“魔鬼训练法”训练中国女排,为女排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而金昶佰训练中国女曲的办法,与大松的“魔鬼训练法”如出一辙。
金昶佰是去年底来华执教的,接手中国女队后,他把队伍拉到上海进行了38天的高强度训练,每天要跑14趟400米,速度、耐力交替进行。白天安排技战术训练,晚上还要安排力量练习。这种一天四练的严格训练,让女曲队员们几乎喘不过气来。从进入训练场到训练结束,队员没有一个人坐着,也没有人敢多说—句话。就是训练比赛,他也要求大家去力争每个球,不允许任何人有丝毫的退缩和懈怠。场上队员稍有失误,马上就被换下,接下来就是一顿严厉的批评,像是训斥自己有过错的女儿。队员们无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被他训哭过,有的免不了还会挨上几巴掌。
这种严格的训练和管理,扭转了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原来不太重视体能的认识误区,培养了队员们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意志品质。以充沛的体力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使球队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金昶佰为中国女曲的进步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为了加深与队员之间的沟通,他习惯了吃中国饭;因忙于训练,他的家人来了,他都没有空陪家人出去玩。金昶佰把队员看作是自己的女儿。他经常给队员们买冷饮,还自己花钱,给每个队员定做了一身便服。
金昶佰认为,中国队照这个样子打下去,到下届奥运会时很有希望。
刘宏宇都被罚下了,我算什么?
在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最后时刻被罚下的澳大利亚选手萨维尔,在距离终点150米左右被罚下场后,萨维尔没有对这一决定提出申诉。她说:“所有人都明白规则是怎么回事。中国选手刘宏宇是公认的世界上技术最好的选手之一,她都被罚下去了,我算什么。这种判罚本来主观性就很强。”
她还说:“有3名国际裁判认为我的确违反了规则,因此我必须接受这一现实。不过说起来我也幸运,我如果再过一道裁判关,就可以夺取奥运会金牌了。”
不过萨维尔并不是本届奥运会上最倒霉的竞走选手,在男子20公里竞走的比赛中,墨西哥选手塞吉垃已经越过终点,并围绕赛场一周庆祝了胜,但随后被告知,他的金牌被取消了。
斯里兰卡终圆奥运奖牌梦
斯里兰卡长达半个世纪的奥运会奖牌梦终于在悉尼得以实现:苏?贾亚辛格28日在女子200米比赛中为斯里兰卡赢得一枚宝贵的铜牌。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在贺电中说,她为贾亚辛格高兴,向她表示祝贺,她为斯里兰卡带来了“荣誉”。
兰卡派出19名运动员到悉尼参赛,这是斯里兰卡104年奥运征战史上派出运动员阵容最为庞大的一次。
亲人们不眠之夜盼金牌
德国奥运马术队28日获得障碍赛团本金牌之前,选手们家乡的亲人们从半夜起就守在电视机旁焦急地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最年轻的队员马尔库斯?埃宁的母亲希尔德?埃宁在博尔肯的家中说:“我本来是要去上班的,但是邻居们来了,我家的香槟酒都快喝光了。”马尔库斯?埃宁今年26岁,首次参加奥运会就获得了金牌。母亲希尔德为自己儿子的这一胜利感到骄傲。她高兴地跳了起来:“倒不是因为那个法国人出现失误,而是我的儿子确确实实拿到了金牌。”
在德特莫尔德市,另一名队员卢德格尔·贝尔鲍姆的母亲玛蒂尔德·贝尔鲍姆对自己儿子夺取金牌倒显得十分镇定:“卢德格尔是常胜将军。我们对他的胜利已经习以为常了。如果我们放纵狂欢,那卢德格尔肯定会生气的。”
古巴奧运冠军加西亚
悉尼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古巴选手阿·加西亚脱颖而出,击败英国名将、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杰克逊等7名好手,率先冲过终点,以13秒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金牌。这是古巴在奥运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跨栏项目冠军,也是古巴获得的第六枚奥运田径金牌。
他的母亲奥尔蒂斯女士介绍说,加西亚小时候是个病秧子,患哮喘性支气管炎。医生建议他多练习游泳对治疗疾病有益。当田径教练的母亲劝说儿子到田径场上试一试。母亲便成了加西亚的启蒙教练。经过几年的训练,加西亚的成绩大有提高。1997年加西亚获得巴黎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60米栏冠军时,那天正好是他的生日。现在新婚燕尔的加西亚又夺得奥运会冠军,双喜临门,做母亲的她感到非常高兴。
加西亚1976年3月9日生于古巴东部的圣地亚哥省,现在身高1米84,体重69公斤。目前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为12秒91,由英国人杰克逊保持。美国名将阿伦?约翰逊则是奥运会纪录12秒92的保持者。当问到有无信心冲破13秒大关时,加西亚还是像往常一样,微笑着点点头。
(本栏目为新华社电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