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10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憩心亭 远去的白帆 听山 碑文 图片新闻 游红碱淖① 踏破坚冰迎春风 波起浪涌潮头立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踏破坚冰迎春风 波起浪涌潮头立

——记西安市劳动模范、西安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经理秦顺和

“春意浓,春潮涌;我们是一建职工,多少年风雨兼程,三千儿女无愧英雄,……我们拼搏竞争;我们建起大厦栋栋,我们用汗水谱写人生,我们要勇攀高峰。”

伴着雄壮有力的《一建之歌》,走来了我们的一建人。他们伟大,他们光荣!他们来时,面对的是荒芜的废墟,他们走时,身后是一栋栋靓丽的高楼。这就是建筑工人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和灵秀的智慧创造的神奇!

金秋时节,我们慕名走进了西安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走访了刚刚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的公司经理秦顺和同志。

年过半百的秦顺和,从进建筑企业至今,屈指算来已有30多年。这期间,他从工人干起,先后任工长、队长、工区主任、公司副经理、经理等职。一步一个脚印一直走到了今天的领导岗位。

几十年里,他抱着“干好每一件工作,把更多的优良工程奉献给社会”的坚定信念,辛勤地耕耘着自己理想的家园,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西安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走近秦顺和同志,看一看他们的业绩和他的奉献吧!

力挽狂澜成就事业

成立于1969年的一公司,现在已是国家建设部认证的一级施工企业,其质量信誉等级为AAA级。拥有职工3000多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者106人,有各类各级项目经理任职资格者56人,公司年施工生产能力达1亿元以上,竣工面积10多万平方米。

在公司发展的辉煌篇章中,西安骊苑酒店、华宏农贸商城、西高新F—2B多层厂房、陕西省人民银行下马陵住宅小区等一批优质工程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曾几何时,一建也曾几经沉浮。最困难的1995年,公司不但施工任务严重匮乏,还背负着300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和1000多名退休职工的沉重包袱,企业陷入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的泥泞之中…

就是在这种困境中,秦顺和同志勇敢地挑起了重担。面对百废待举,面对怨声载道,他以一个共产党人向人民负责,向社会奉献的气慨和精神,迎难而上,走上了带领3000多名职工背水一战,再次创业的“经理”岗位。

现在回想起来一建重新崛起的奋斗历程,不但秦顺和同志自己感慨,就连一建的职工都说:“老秦的‘三把火’,烧掉了罩在一建头上的乌云,烧掉了‘等、靠、要’的懒汉懦夫思想,同时,它又点燃了一建职工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之火。”

是什么样的“三把火”呢?

“第一把火”:实行项目法施工。秦顺和同志上任后,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以他多年在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的经验,果断地采取这一招来启动一建这艘搁浅的航船。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配套制度和管理办法,在短期内成立了四个项目部,对项目工程实行全面的经济承包,使人、财、物得到优化组合。同时对项目部落实了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的责任。此招很快见效,次年2月份,华宏项目部就传来捷报,主体工程提前一个月封顶,并受到多方好评。以后,这个“雪球”越滚越大,企业开始出现转机。

“第二把火”:加强资金管理,强化税金和管理费用的回收。当时在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秦顺和同志毅然决策将公司机关办公楼作为与金花集团公司的联营场地,每年增收100多万元。放着好端端的楼不让办公,却要让自己到破旧的老楼办公,对此有人不理解,有人只看到眼前利益,一时间议论纷纷。然而,实践证明秦顺和同志的决策是正确的。这笔钱不但解决了职工的工资,而且也为公司启动生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第三把火”:抓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秦顺和同志在质量管理上倾注的心血最多。他说:“质量兴业是企业的根本出路,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要想有一片立足之地,要想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唯有以科学手段管好质量,以名牌战略打开市场,以优质服务赢得信誉。”这是一建人在历经坎坷之后悟出的一个基本道理。

一席话表露了秦顺和同志质量兴企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秦顺和同志的带动下,一建人在质量兴企的道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95年,在全市优质样板工程评比中,共评出优良工程20个,而一公司就有四个项目榜上有名,评比得分也名列前茅,这不仅是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的巨大荣誉,而且在市建系统也是首屈一指。由于将严格的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的管理体系。确保了公司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彻底消灭了不合格产品,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工程优良品率从1994年的31%提高到99年的60%,1998年9月,在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秦顺和同志代表一建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这是我市众多建筑企业中的唯独一家。这些成果为一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在公司的发展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

党委书记袁世云在向我们介绍公司的情况时特别强调:“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企之路,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撇开质量谈什么都是一句空话。”

秦顺和同志这“三把火”烧得好,如果说前两把火是一种手段的话,那么后一把火则可以说成是目的。这一切不仅被社会认可,同时也使一建为社会奉献了更多的优良工程,向用户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西安一建这艘航船终于又在广阔的天地之间破浪前进。秦顺和同志也将自己的事业带上了一个辉煌发展的巅峰。

乘风破浪永无止境

转机出现了,企业也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但这绝不是终点,确切地说,这只是一个起点,一个新的起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过去那种政府给任务,建设单位送任务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刚刚走出困境,出现转机的一建和它的领航人秦顺和同志又一次被抛向了波起浪涌的潮头……

面对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拥有足够的施工任务便成了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秦顺和同志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始终把承揽工程任务列入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他不仅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思想,并主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承揽工程的奖罚措施,做到了责任到人。秦顺和同志在这场不见战火硝烟的战场上身先士卒,东奔西走,为了揽下工程,他不辞辛苦地跑遍了古城的角角落落,甚至还到北京、河南、山西等地联系工程。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从1997年开始,自揽任务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1999年公司承揽到单位工程30项,工作量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至此,企业终于在市场的风浪中立住了脚跟。

做为企业家,秦顺和同志抓质量使企业树立了信誉、抓经营使企业出现了生机,但他的管理才华绝不仅限于此。

秦顺和同志深知,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才能使企业乘风破浪。

1998年,秦顺和同志根据总公司对项目部要“放开搞活”的指示精神,对所有新开工程实行了项目经理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将项目经理的自身利益与项目效益直接挂钩,全方位地调动起了项目经理的积极性。1999年至今全公司共承揽任务1.8亿元,项目部自揽任务就占到80%,并且项目部的经济效益也大幅增长,职工工资收入也大大提高。

近年来,秦顺和同志还根据中央“抓大放小”的精神,建立了公司内部“宏观抓好,微观放开”的管理体制,实行“一厂一制”。公司对预算科、三产办、实验室、卫生所等科室部门实行了承包。对汽车配件门市部和华厦饭店实行了还本租赁经营制。此举不但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而且还调动起了基层的积极性,改善了职工的收入状况。如华厦饭店、过去设备简陋,服务质量差,是无人问津的“车马店”。改制后,饭店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他们千方百计对饭店服务质量和设施进行提高和改善,使饭店达到了中档宾馆的标准,住宿率达到80%以上,节假日还常常出现爆满的喜人景象。

秦顺和同志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他经常听取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集思广益,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公司的各项改革政策、重大决策等方面,他坚持集体研究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他能和书记袁世云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使企业内部出现了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因此,他上任以来,工作中从未出现过重大失误。对普通职工,他也是注重情暖人心,时刻关心他们的疾苦,秦顺和同志在基层工作几十年,对职工的困难和忧愁非常了解,经常千方百计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在他的努力下已全部补齐了1995年以前拖欠退休职工的工资,同时,对身有残疾,无生活能力的8名特困职工,给予了特别资助,每月为他们发放困难补助金200元。

为了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改变“盖房的没有房住”的现状,他专门安排一名副经理坐阵公司梁家牌楼家属院的拆迁改造工程,为63户职工解决了住房困难,他还利用公司闲置土地兴建集资住宅,仅99年就建设9000多平方米,安排100余户,受到了职工的普遍赞扬。

在秦顺和同志的努力下,今天的西安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已迎来了企业兴旺发达的春天。5年来,一建的工程优良品率从原来的30%提高到60%;先后创建优良工程63个,1998年以来又先后创建了长庆油田住宅楼、省农垦局综合楼、枫叶苑11#楼,市档案馆综合楼、陕西测绘局住宅楼等六个文明工地。

最近,公司又正式通过了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了通往国内、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公司的发展又一次插上了有力的双翅,她必将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宏图大展,一路高歌。

在一建的干部职工中,在一建的施工工地上,我们耳闻目睹了秦顺和同志许多感人的故事。当我们由衷的向秦顺和同志表示出敬佩之意时,秦顺和同志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公司能有今天,离不开班子的团结拼搏,离不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市建委、市建总公司领导对我们的大力扶持。”

新世纪的钟声,西部大开发的号角,鼓舞和激励着许许多多的创业者投身其间,秦顺和同志做为西安市劳动模范,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前进的道路更长了,但我们坚信:秦顺和同志和他的西安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必将在永无止境的追求中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成培德 张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