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张来贤:一个为职工办实事的好主席
一个基层的工会主席,在企业困难的情况下,将困难职工的冷暖挂在心间,为职工安心,为企业发展,竭尽全力,真心实意地干着琐碎的工作。
9月9日下午,噩耗震惊了铜川矿务局153厂干部职工的心,职工们为厂工会副主席张来贤的不幸早逝而痛惜。告别仪式在咸阳殡仪馆举行,人们在低沉的哀乐声中潸然泪下。
1969年,刚17岁的张来贤被招工到153厂,赴山西大同化工厂学习火工品生产技术回厂后,投入到火工品生产线之中,一干就是8年多。1977年他调入厂政工科。从科员到科室负责人,他在政工工作岗位上干了20多年。20多年来,有人问他:“你不觉得干这一行太清苦了吗?”而他却说:“政工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清苦的行业,但干政工这一行的人大多不以追求享受为目的,只要能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能为企业、为职工分了忧,解了愁,鼓了劲,苦与累在心里也会变成香甜的蜜。”
干政工多年来,他曾十多次获厂级先进工作者、先进四有职工、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工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等。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关键在于他把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当成工会干部应尽的义务。在张来贤的办公桌上,有一个记录本,上面记着困难职工的情况,群众反映的问题,责任部门,解决期限等。1998年,厂党政开展送温暖活动,厂里从局里拉回300袋面粉和4吨食用油,当时,正值年终,生产线和机关各科室人员工作繁忙,一时找不来闲人帮忙卸面,为了赶放假前将这批面粉分发到职工手中,他硬是忍着肝部的疼痛扛起那50斤重的面粉。等大伙赶到时,他已卸下20多袋。有着28年党龄的张来贤,是一个坚定而又优秀的共产党员。厂里每年坚持召开两次职代会,为了给下一届职工代表有一个圆满的答复,他精心组织,生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者有漏洞,将职工提出的建议分解到各职能科室的具体负责人,并随同本科室同志定期不定期检查,确保职工们的提案落实率达到98%。
“人心换人心”。他从职工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入手,无所不尽其心,从一线职工食堂、住房以及业余文化生活都作了统筹安排,竭尽所能为职工排忧解难。厂里有一精神病患者杨二强,乞丐般的流浪生活,数九天还光着脚板,看到这,张来贤的心都碎了,他及时将鞋、棉被等御寒物品送去。每当职工子女考入大学,他带领本科室同志前去祝贺;职工伤病住院他前去慰问,职工们家里有难,他带头伸出援助的手;青年职工娶嫁,他知道后协同团委的同志一道前去祝贺。年关时节对困难职工家庭必访形成制度,几年来,他亲自看望慰问过职工达600人次。
推行厂务、政务公开是近两年国企改革的新举措。为促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不停地穿梭在各科室和车间之间。实践证明他所做的一切没有白费,厂务公开使原材料损耗、物资采购消耗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赵春雷雷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