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10月17日
头版
01

抢救国宝目击记

9月24日、25日,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在三官庙接连发现两只病危大熊猫,经紧急抢救,“庆庆”已完全脱离危险,“遥耀”因心脏病,于10月14日零时15分病亡。记者目睹了最后的抢救过程。

(一)

10月12日上午,记者冒雨驱车向佛坪赶去。108国道因雨多处塌方,晚19:40分,我们摸着黑,在没有向导带路的情况,一路小跑一个多小时,才满身汗水、雨水地赶到了三官庙保护站。管理局局长张坚、副局长赵德怀以及其他十多名工作人员为我们“从天而降”的突然出现感到惊奇。

顾不上换去湿透的鞋袜、衣裤,在一间房子里见到了“庆庆”。它正在铁笼里吃竹叶,也许是怕羞,它一直低着头,不愿向我们展现芳容。保护科科长赵纳勋介绍道:9月25日,职工党文生在河边发现了“庆庆”。因是国庆前夕,因此取名“庆庆”。它18岁,雌性,体重60公斤,发现时体质极度消瘦,抱头蜷曲而卧,体表有寄生虫蜱。虽说有病,抬它进保护站,也着实费了功夫。工作人员趁其不备,将一铁笼从它头上罩下来,才抓住它。“庆庆”在笼中挣扎反抗,发出阵阵咆哮声。工作人员给“庆庆”配制高营养的精饲料,使其体质快速恢复。然后又给“庆庆”肌注能量合剂和抗菌素类药物,消除体内炎症。“庆庆”病情好转后,又口服驱虫药,共打下30多条蛔虫,到10月7日,“庆庆”已脱离危险,进食量渐增……

眼前毛色光滑的“庆庆”很有精神,双眼大睁,坐在笼内,看着我们。记者大着胆触摸它的头部、耳朵,它也能接受,憨态可爱。

在会议室,另一只熊猫“遥耀”躺在笼子里,双眼微闭,呼吸急促。屋内生有火炉,工作人员睡在这里24小时监护。“遥耀”是9月24日当地老乡发现的,雄性,8岁,体型较大,70公斤左右。皮包骨头,毛发脱落严重,反应迟钝。现场发现时,它有呼吸道疾病,心律不齐,体表有大量的寄生虫蜱,没有反抗能力,它是被人赶进铁笼子里的,很温顺,不像“庆庆”还攻击人。

记者在观察记录本上了解到“遥耀”的一些情况。“遥耀”初来时,24小时拒食,以后经工作人员给其肌注抗菌素和消炎药物,病情稍有好转,平时只喝些牛奶拌米粉。持续高温不下,便稀,心律不齐,尤其是午夜2—5时,常出现狂躁不安,疯狂啃咬笼内木板、钢筋。肚中还有腹水,说明肝、脾都有病。

此时已近夜半,工作人员仍在测量“遥耀”的体温,记录本上写着观察情况。唐大夫还给它注射了几针抗菌素。“遥耀”眼睛微睁,我用刷子给它刷毛,它也不动。局长、副局长以及四医大动物研究中心的赵平均教授等人围着“遥耀”,表情严肃,到13日凌晨一时,大伙才休息。

(二)

13日清晨7时,记者起床去看“庆庆”和“遥耀”。外面寒气逼人,小雨仍下个不停,山上已是银装素裹。“庆庆”正在饱餐新砍来的嫩

竹。“遥耀”仰面而躺,四肢分开,有气无力。

8时许,我们冒雨来到发现“遥耀”的村民唐毕秀家。今年34岁的唐毕秀介绍说:23日,外面下雨,我去河边的香菇架收拾香菇,“遥耀”离我只有两米多远,趴在地上也不动,好像有病,大声吆喝也没用。我赶快到保护站汇报。站长李清平等人赶来时,已不见了“遥耀”。24日清晨6时,在自家的厕所里又发现“遥耀”抱头蜷曲在里面,病秧秧的怪可怜。我家养的5只狗也没有叫。我让丈夫赵华友看着,立即冒雨跑到保护站汇报。工作人员很快赶到,同几名民工将“遥耀”赶进铁笼,随后抬到站里抢救。

(三)

“遥耀”的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局长张坚与其他同志商量另一套急救措施,给“遥耀”打吊针输液。给动物打吊针一般是采用麻醉,但“遥耀”体质太弱,怕打了麻醉药,再也醒不过来。他们只好采用强制手段,用床单将“遥耀”的四肢捆绑住,为其输液。“遥耀”配合得很好,没有任何反抗,任人摆布。

13:05分给“遥耀”打上吊针,两瓶共用了30分钟。“遥耀”的体温由38.8度,降到37度,心律由每分钟140多下,降至70—80下。输完液,“遥耀”睁开没神的双眼,伸了伸被松绑的四肢,想坐起来,几次翻身也没成功,随后又抱头睡觉。

13日下午16时,我们告别了“庆庆”和“遥耀”,冒雪连夜返回。

14日天刚亮,我接到保护区的信息:“遥耀”于零时15分因心脏病医治无效死亡。……听到这消息,心里沉甸甸的。得知“庆庆”身体很好,我又感到一丝快慰。局长张坚的那句话:“我们抢救野生动物,是为了让它们以后能重返大自然。一定要选个好日子,放‘庆庆’回归大自然!”又在记者耳边回荡起来。

记者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