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01日
社会新闻
02

减员切勿“一刀切”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指企业单位通过分流富余人员来减少负担,进而提高效益。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减员”上有些盲目,没有把它联系到“增效”上去。一些企业硬性规定,凡40岁以上的女工、45岁以上的男工统统下岗,采取以年龄划线实行“一刀切”的方法,这种“短视”的做法实不可取。

让“老”职工全部下岗,可以说是弊大于利。表面上看,这样做似乎使企业甩掉了目前的一些“包袱”,拥有一支能拼善干的年轻队伍。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让这些具有一定实力的老同志全部下岗,就是人为的造成人才流失。其实,与年轻人相比,他们除了体力不占优势外,在其它方面具有着更为宝贵的优点:他们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掌握熟练的业务技术。在40—50岁年龄的人,正处于工作的黄金时间、事业的鼎盛时期。这种以年龄采取“一刀切”的减员方式,将打击到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年轻人毕竟也会老,或者说他们同样也会面临着下岗的年龄界限。那么,即便留用的人也少不了这一后顾之忧,无疑这种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由此可见,减员实行年龄“一刀切”既有害,又有悖于其为增效才减员的目的。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大家知道,“减员”只是经济体制改革中采取的一种方法,“增效”才是其最终要得到的目的。以笔者愚见,提高经济效益关键在于优化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优化队伍中不能光强调年轻,而应重视素质,是人才的理应不分男女老幼“唯才是任”。如此一来,减员该减谁的问题也就不言自明了。企业只有采取这种优胜劣汰的优化方式,才能唤起职工参与竞争的意识,才能迫使他们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使国家和个人真正地在改革的浪潮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红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