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山下搏激流
——洋县丰山水泥厂改革体制创辉煌纪实
洋县丰山水泥厂是下溢水村党支部书记、省劳动模范史普轩与国有405厂合作兴办的乡镇企业,产品曾于1992年跨出国门远销韩国,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96年以后,由于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效益连年下滑,一度面临破产境地。在洋县县委、县政府、谢村镇党委、镇政府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1998年10月26日,叶维德临危受命,在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精神及国务院提出发展非国有制经济体制的启发感召下,携儿子叶小冬力扛风险,勇克困难,以租赁经营方式,使企业步入重振雄威的发展之路。
99年是洋县丰山水泥厂极不平凡的一年,是起死回生的一年,是创造辉煌的一年。
以叶维德为首的新领导班子成立后,面对原厂落魄的局面,他们深入职工内部做了大量细致周密的思想工作,引导全员学习“国营企业租赁条例”,使企业吃国家,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思想得到了彻底的扭转。在董事长史普轩及董事会的协助下,他们接管了原厂急需解决的债务,向职工承诺归还原厂拖欠工资的时间,使职工稳定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以积极进取,克难制胜的精神风貌,与领导班子保持了高度一致。99年元月1日凌晨,厂主要领导袁儒发、陈明轩、史志明、强永明等身先士卒,亲赴现场坐阵,他们冲破层层障碍,组织职工点燃了大窑的第一把火。机器轰轰,焰火明明,全厂职工个个斗志昂扬,以良好的生产氛围,给正常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丰山水泥厂建厂历史虽不长,但有一支强有力的遵章守纪、有科学技术、有文化的职工队伍。为了发挥他们的专长,因势利导,组织生产,叶维德一班人对生产线主要技术岗位进行了摸底、筛选、择优上岗。聘用了原厂有真才实学的领导一名,能吃苦,会管理的中层领导5名,有一定工作能力的10多名,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妥善的安排了原厂职工的再就业,以及矿产、运输的发展等,带动了溢水村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据统计,每月可返回溢水村村民收入达10多万元,致富于溢水村,受到群众的欢迎。
叶维德深刻地意识到,提高全员技术素质,是提高生产质量的前提。为此,他指派副书记袁儒发、副厂长史志明狠抓了安全技术教育、水泥生产基本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几项工作,累计授课12节,接受教育面达180人次,掀起了职工学技术,爱岗敬业的新高潮,确保了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树立了职工爱厂如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主人翁思想,从而使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99年6月,叶维德一班人对中层干部进行了合理调整,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新岗位上大显身手,使生产面貌不断刷新,涌现出了一批任劳任怨、吃苦带头的好领导和责任心强、积极肯干的好职
烧成车间共产党员覃春同志,由窑长兼任车间主任后,身兼两职,负责车间全盘工作,不分上下班,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带动了全车间工作。
水泥车间黎明同志上任后,除了对全盘工作大胆管理、大胆探索外,特别对磨机工艺管理、确定合理工艺参数,多次调整、探索、掌握研磨体、材质、规格,合理调整级配,对产量提高起了决定作用。
化验室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常分析适销对路的产品质量,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指标,选择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及时调整配料,保证了全年出厂水泥合格率100%。
这样的榜样在企业生产中不胜枚举。一滴水可映全日,正是由于体制的转变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企业生产产量得以提高、质量得以保证。成为全国小型水泥厂“环保先进单位”。水泥市场覆盖了洋县、南郑、城固、汉中、佛坪等地,发展大用户32个、预制厂86个,99年全年共生产水泥3.82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603万元,实现税金49.5万元。产品以其强度高、凝结硬化快等优点在重点工程洋县卡房水利工程中得以大量使用。
2000年是人类纪元中又一个新千年,是建材工业实现“三年两大目标”的最后一年。江书记“开发大西北”的动员令加快快了汉中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对丰山水泥厂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伟大的历史机遇就展现在叶维德面前,他们一班人不敢懈怠,以更为超前的胆识和目光面向市场,着眼效益,努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自99年10月上级党委批准成立中共洋县丰山水泥厂支部以来,水泥厂就掀起了弘扬正气、鼓舞士气、齐抓共管的新高潮。厂里斥资修建职工澡堂、为职工发放工作服及劳保用品、开展文艺演出及特困慰问活动等等,以心换心,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给职工灌输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效益是企业立足的根本。事实证明叶维德一班人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看看以下强有力的数据:
截至2000年9月30日,丰山水泥厂实现产量2.68万吨,与上年同比提高11.44%,实现工业总产值414.7万元,与上年同比提高9.52%,实现销售收入599.24万元,与上年同比提高12.1%,上交国税39.75万元,与上年同比提高27.36%,实现上交地税3.65万元,与上年同比提高35%。
丰山人面对骄人的业绩并没有满足,他们在责问自己:作为谢村镇先进企业,私营企业纳税大户,难道不能实现利税80万元?作为洋县本地水泥企业,为什么水泥的市场份额仅占35%,而不是100%?……厂长兼党支部书记叶维德在沉思,副书记袁儒发在沉思,经营厂长叶小冬在沉思,生产厂长史志明在沉思,数百名丰山厂职工在沉思…
“树雄心,立壮志,脚踏实地,言出必行”这是叶维德的座右铭。他相信只要丰山人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一定会乘借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将丰山水泥厂和华丰水泥以崭新的风貌带入21世纪!
苍天可鉴,丰都山为证。我们期盼丰山水泥厂辉煌重现。 (宋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