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16日
体坛纵横
04

还要你耐心等待

——从俱乐部联赛看女篮

文/梁希仪

“锦丰杯”全国女篮俱乐部联赛虽云集了绝大多数“顶尖好手”,平均每队就有两三名新老国手,但给人的印象仍然是,中国女篮没有强队、没有明星,若真正重新崛起,还需十二分艰苦努力,至少要有两年的耐心等待。

参赛8支队没有一家保持全胜,获冠亚军的辽宁、八一队整体实力稍高一筹,但也同其它队一样,年轻、缺乏经验、发挥不稳,一个“乱”字,挥之不去。

“乱”表现在技术粗糙、投篮不准、犯规多、失误多。达到50%以上命中率的比赛少得可怜,多数都在45%以下,甚至30%多。而精彩、合理的技术动作,尤其在对抗中更是凤毛麟角。一场球的犯规40次左右司空见惯,最多接近60次,有些显然是多余、不必要的犯规。

失误之多令人难以置信。运球失误、传球失误、走步失误,大大小小的失误几乎不分时候,不论队伍。除个别场次一个队的失误不过13次外,多数比赛都在20多次左右,而且常常是互相“送礼”,连续失误。福建和八一队先后创造了一场球一方失误31次和32次的纪录。八一队同沈阳军区队比赛时,仅第四节就有11次失误,最后1分50多秒的时间内,居然3次传失球、两次被断球,连篮筐都没沾,球就丢了。

这同应邀参赛的韩国冠军新世界和亚军现代队形成强烈反差。韩国队个子矮,身高1米80以上的一共才5名,最高的只有1米86,但她们技术好,战术意识强,作风过硬,失误少。这次比赛,新世界队失误最少,同空军的比赛仅有7次,同上海比赛失误最多,但不过15次。

难怪国家女篮主教练宫鲁鸣看了一周比赛后大摇其头,说多数国手表现不突出,她们当中没有明星。其实,女篮不乏明星“苗子”,只是年纪尚小,经验不足,运用技术和战术的能力都不到“火候”。

像韩国队那样身体素质好、动作灵活的矮个队员就不用说了,仅在这8个队中,身高超过1米90的就有21人,最高为1米97。不仅北方球队,连福建、广东这样传统的矮个队,也分别拥有3名和2名“高妹”。至于1米80至1米89的人就更多了,共41人。不但1米85—1米88的前锋比比皆是,甚至出现1米80以上的后卫。这样的身高,在世界上也很可观。

小将们既身高又年轻。在1米80以上的队员中,22岁以下的占绝大多数,而且多在18岁左右。首钢队1米86的前锋田林和张帆都年仅16岁,八一队1米97的中锋陈楠也不过17岁。此外,沈阳军区18岁、身高1米88的胡晓桃,辽宁队19岁、1米92的陈晓莉和21岁、1米90的二中锋王玲,八一队21岁、1米84的隋菲菲等等,都是颇有潜质的好“苗”。

苗子是好,但还需一个成长过程。看来,一年还不行,还不可能达到完全有把握打败韩国、日本的技、战术水平。两年也不长,最多有了一些把握。也许,三年才有把握。

路在脚下,着急没有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