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欲求发展先治污染
铜川正在变成“生态城”
本报讯 铜川市近几年来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昔日的西部“煤城”正在变成一座崭新的生态城市。
铜川市是一座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五十年代曾建起当时亚洲最大的水泥厂,也曾是西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但也给铜川留下了工业结构严重失衡、经济发展后续乏力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
欲求发展,先治污染。1997年铜川市搬迁了10座铁路运输用煤台,市区一下少了10座“扬尘站”。去年,市区全面禁烧本地产烟煤,取缔煤市、拆除煤棚、封堵住宅楼烟道、改造锅炉煤灶,天然气、液化气、无烟煤取代了本地烟煤,昔日煤场、煤棚旧址上还建起了草坪、花坛。5家重污染企业被“请”出市中心,大小30多家水泥厂被限期治理。全市各单位还分段“承包”治理漆水河,耀州窑遗址区内五六十座砖瓦窑、石灰窑也被强制拆除。据统计,铜川市近年来每年用于环境治理的直接投资都在2000万元以上。投资1亿多元、可处理市区80%生活与工业废水的最新治污工程又于近日动工。 (王毅 韩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