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12月01日
头版
01

建校纠纷殃及无辜学子“锁门事件”困扰长安

本报讯 因建校款不能按约支付,11月28日,长安县马兴乡村办郭村小学教室门被锁,凛凛寒风中,近300名学生只能在屋檐下和操场上课,这是今年秋季开学以来,郭村小学教室门第二次被锁。当天,同样受到锁门威胁的还有该乡二圣宫小学和将军庙小学。如今,“锁门事件”已成为长安县教育部门的头疼事。

当天下午,当记者接到新闻热线赶至现场时,郭村小学建校承包人王宏武正在锁教室门,教室里的学生被赶出课堂。王宏武是1998年5月以32万标的承建15间2层的郭村小学新校舍,并与郭村签有建校合同,由承建方垫资建房,村上通过“群众筹一点,学生收一点”方式逐年清付建校款,于2000年10月全部付清。而截至目前,村上仅支付建校款11万元。王宏武说:“建校的底垫资金大部分是借来的,村上不能按合同约定还款,使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锁门实属无奈之举。”

郭村小学老师说,王宏武已是第二次锁门,9月中旬也曾锁过一个星期,后村上答应筹资还款。锁门后,学生只能在楼道和操场上课,雨天,老师们腾出宿舍作课堂。

记者采访了郭村党支部陈书记,据他介绍,根据县政府“中心小学楼房化,普通完小全新化”加强小学校舍建设的要求,由于村上经济困难,建校款采取承建方垫付,村上通过收取学生及村民建校款的方式逐年支付。自去年上级要求农村及中小学生减负以来,他们已停收建校款,所以造成拖欠。对此,村上也无能为力。

据了解,此类事件在长安县村办小学中较为普遍。从村上与承建方的合同纠纷,已发展到多起“锁门事件”的发生,这已引起当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本报记者傅博

图为被赶出教室的小学生眼巴巴地看着锁门人,他们在想什么? 郭玉军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