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密码太多也尴尬
如今,人们在生活中使用密码的概率越来越频繁。密码的设置使用户有一种安全感,已为广大老百姓普遍认可。有些人为了好记,将一些容易记或有纪念意义的数字组合成密码长期使用。如出生年月、结婚纪念日、电话号码、居住地门牌号等等。但过多的密码和有规律性的密码也会给人们带来尴尬和一些不可预想的后果。
恼人的密码
武先生全家人的工资卡、信用卡、股票帐户、手机卡、IP卡电话、银行存款等各种密码加起来少说也有10多个。部分是有规律性的密码,但大部分是银行或有关部门设置的原始密码,不易记也不方便。一张五六年前存的、只有几十元的存折由于密码忘记,到银行取了二次都未取出。据说交上身份证可以取出来,可这张存折用的是女儿的名字,女儿在外地工作。因为只有几十元钱,武先生也懒的去取。有次买了张300长途电话卡,将密码改了一下,结果打不出去了。打电话询问电信局,答复说密码有误。是原有的密码有误还是密码改的有误,不得而知,这张卡算废了。到银行存款,要两次输入密码,面对众多的顾客,心中总有一种被人偷看的感觉。而取款时一着急输错了密码,唯恐被别人误认小偷或者捡来存折。一名老农民到银行存款,银行工作人员让输入密码,农民说我家没有密码。工作人员解释说就是数字,农民说我存5000元,密码就是5000。
密码失窃更气人
王先生股票交易单填错了,随手就甩在柜台上。第二天买其他股票时,营业员说资金不够,不能交易。他打出对帐单,发现昨天有人替他吃进300手仪征化纤。回想再三,才想到是密码和交易号被人窃知,好在资金帐号没有外泄,资金还是可以保住的。
如何保证密码安全
首先用户自己要有保密意识。在设置密码时,不可沿用多数人习惯的设置方法,不妨采用人们较难预料的,如将某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倒反过来的办法设置。同时对需设置密码的事项进行分类,每一类型设置一个,不可将同一密码一用到底。其次,商家要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和宜于保密的密码,保证客户密码安全。 (吴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