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卫士 文明使者
——访西安市劳动模范、阎良区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聂建设
文/成培德 王耀进 李云岗
阎良,是一块神奇的热土,她以飞机生产而闻名于世。近些年,随着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里生产的飞机因其极强的舒适和稳定性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加之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这个号称中国“西雅图”的地方呈现出了一派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就在这飞机城的中心,座落着阎良区人民医院。这个始建于1970年的医疗机构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了飞机城20多万人口的医疗、预防、康复、保健任务,被人们誉为飞机城的健康卫士,文明使者。
特别是近年来,该院在书记、院长聂建设的带领下连年超额完成经济目标任务,1999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园林化单位”;2000年被阎良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安全单位”;120急救分站被区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医院连续四年荣获市级卫生“三下乡先进单位”;2000年被西安市评为行风评议“创佳评差”先进集体;院工会被市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院党支部被区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这真是党政工团齐上榜,两个文明铸辉煌的完美体现,聂建设同志也因领导有方,组织得力,工作出色而被授予“西安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隆冬时节,当我们迎着关中大地凛冽的寒风前往采访该院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里整洁宽敞的院落,规划有序的建筑,以及那在寒冬里仍泛着绿色的园林,与外面的天寒地冻截然相反,这里却洋溢着缕缕春意,给人心中以阵阵暖风。
抓班子就抓住了关键
被职工誉为攻关院长、行家院长、贴心院长、开明院长、黑脸院长”的聂建设为人处世仅从这些形容词里就可以得知,他不仅敢闯敢干,而且勇谋兼济,是一位称职的好院长。
但当我们采访聂建设时,他却谦虚地笑了,并一挥手说:“功劳是大家的,荣誉是我自己的,实在是不敢当呀!阎良医院能有今天,绝非你们想象的那样,我在这里做了点工作不假,但最主要的是全院职工的努力,是院领导班子集体努力的结果。”
如今,阎良区人民医院多种荣誉加身,聂建设也成了劳模,医院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总有成功的秘诀吧!于是我们讨教,聂院长掷地有声地说:“抓工作首先得抓关键,什么是关键,领导班子就是关键。”
1996年12月28日,聂建设调任阎良区人民医院书记兼院长时,医院内外负债300多万元,院情民怨较大,班子不齐心,职工心里乱,院内劳动纪律涣散,管理一片混乱。聂院长的上任,引起全院上下的一致关注,这个新院长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人们拭目以待。
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下,聂建设感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他凭着一个共产党员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决心要在这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上任伊始,他多次召开班子会,中层干部会,和大家一起分析形势,统一认识,首先在领导层树立起了改变医院面貌的信心和勇气。用聂建设自己的话讲:“这就是变一个人的力量为集体的力量。”有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不但使个人意志得以升华,而且可以使转变医院落后面貌的能力聚变。这一点,足以表现出聂建设的聪明和才华,机智和魄力。
建好班子、稳定队伍、协调外围,“三把火”烧得全院人情激昂,信心百增。思想动员起来了,接下来就得干几件实事、大事,以服人心,以顺民意。他严肃处理了因欠工程款门诊楼铝型窗被拆事件,他及时兑付了职工集资购设备到期的本息,他严格处理了个别职工多占住房、打架斗殴问题,他果断调整了一些不称职的部门科室负责人……
风风火火,敢做敢为,聂建设头一脚就踢响了,1997年,他上任一年,全院各项收入累计突破500万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3%。区委、区政府满意,全院职工满意。
抓队伍就抓住了全局
聂建设曾在部队服役期间就投身医疗卫生事业,转业到地方后先后在区卫生局、计生委工作。部队的生活工作经历使他积累了一套带兵打仗的丰富经验。他说:“要打胜仗就得有一支硬队伍,要扭转全院的被动局面,就得抓职工队伍的建设。”
加强教育,带好队伍。聂建设上任四年来,十分注重职工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业务水平的提高。他以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活动为契机,以加强和提高医德医风为主要内容,教育职工转变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医老大”的陈规陋习和不良形象,努力去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形势,变被动为主动,树立“患者第一”的观念,建立起了一套“一切服务于病人”的管理机制与模式。
为配合这些转变,他注重从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入手,使全院的目标责任落实,措施制度到位。建立完善了书记、院长、副院长、工会主席、办公室及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疗制度、职责共180余条,并出台了“三个实施细则”即《强化劳动纪律细则》、《院容院貌管理实施细则》、《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和“一个暂行办法”即《医疗事故处理有关规定的暂行办法》,使全院走上了管理规范化的正确轨道。
聂建设常提醒班子成员及全院职工:“企业的今天,就是医院的明天”。要摆脱医院困境,就必须超越传统的经营模式,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管理模式固然重要,但其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好人的思想问题。
他自己坚持“二不”:一是嘴不馋,二是手不伸。自己身正才能正下属,全院上下,大到执法责任,小到一言一行,都有约束和规范。
为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该院聘请西安大专院校专家讲课40余次,强化知识再培训,医技上水平,还选派40多名骨干到市级各大专院校进修。选配了20多名德才兼备的年轻优秀人才充实到重要岗位,人的因素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全院职工队伍出现了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局面。
抓科技就抓住了龙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聂建设对此深有感触,上任院长以来,他多方筹措资金,引进装配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新的精良医疗仪器,从硬件上使医院有规模,档次上了水平。在医技人员的培养方面,他亦抓住软件不放,坚持一贯,使该院的医疗水平总体上上了一个台阶。
阎良区人民医院目前设有床位232张,年门诊量达3万多人次,年住院量达3千多人次,设有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6个,职能科室6个,现有职工21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0名。医院配备有日本欧林巴氏QX40电子纤维胃镜,日本TOSHLBA黑白B超,东德500max光机及俄罗斯影像增强仪1台,日本光电心电监护仪等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今年,经多方筹资购入的彩超CI等大型医疗设备有望在近日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临床使用,这将使医院一步跨入渭北地区医疗中心的龙头老大地位。
面对医疗市场开放竞争的大潮,聂建设提出了发展肛肠、烧伤、眼科、康复等特色专科,新增加了19间特需病房。特别是在区人大会上通过决议,创办了120急救分站,并购置车辆、设备、扩大网点,服务了渭北60多万群众,一年来,共接送危重病人1500余人次,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赞扬,被当地群众誉为“救命工程”,在全市120急救业务工作中成带头分站,西安电视台为此特录制了专题片《感受120》,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方面,他们以“创佳评差”、“创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和“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病人”等一系列活动为内容,致力于医技医风的提高和改善,使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作风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信赖和赞誉。医院先后开展了外科三脏器切除手术,眼科人工晶体置入手术,腹腔镜手术,内科溶栓手术,颅内出血钻颅术,安装心脏起博器等新业务,在儿科、胸外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医院的信誉度和美誉度都得以全面提升。
聂建设的心血和汗水得到了回报,全院的面貌焕然一新,两个文明建设并驾齐驱。他上任以来的一组数据是最好的例证:1997年收入创504万元大关,较上年410万元增长23%,1998年收入566万元,又较上年增长12.5%,1999年收入766万元,又较上年增长35.3%,截止2000年12月底已实现收入810万元,提前超额完成800万元的101%,超收10万元。为阎良的经济建设,为飞机城的腾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