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重任 妙手绘蓝图
——记中铁十一局五处副处长、“跨世纪项目经理”刘国建
1998年底,江泽民主席在西安向世界宣告开发西部是中国下个世纪经济建设的重心。这一震耳发聩的声音令中外企业家看到了无限商机。中国将在铁路、公路、通讯、水电、治沙造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掀起一个建设高潮,西部将在大开发的隆隆号角声中成为中国的建设大舞台。这对各路建设大军来说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们纷纷厉兵秣马奔赴西部,在一个个重点工程上展开激烈的较量,——中铁十一局五处就是这些筑路大军中驰骋疆场永不言败的一支劲旅。几年来他们在西部铁路建设上屡建奇功,以优质工程为企业赢得荣誉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们的领头雁就是为中铁十一局五处立下赫赫战功并被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评为“十大优秀项目经理”、被中国土木建筑协会评为“跨世纪项目经理”、局“优秀共产党员”的刘国建。
铁骨硬汉树新风
刘国建是个敬业精神特别强的人。1953年出生于河南省叶县,1972年应征入伍,在铁道兵第六师服役,历任给养员、司务长、连长。1984年随军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五处,任四队队长,1987年12月提升为五处一段段长,1992年12月任五处副处长至今。在部队因成绩显著先后被师团评为“五好战士”,“精神文明个人”“精神文明标兵”等光荣称号,为国防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兵改工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积极探索,不断学习,锐意改革,以奋力开拓,拼搏实干,勇于奉献的精神,立下了一个又一个战功,在建筑市场上,强手如林,逐鹿疆场的激烈厮杀中为中铁十一局赢得了一连串的荣誉。
刘国建是一个很好强的人,军人那种永不服输的性格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有句口头禅:“宁愿轰轰烈烈的死,不愿碌碌无为的活”就很能说明他的性格。90年代初,五处中标修建地方铁路隆泸线,标价极低,明显是亏损工程,派谁都不愿去。当组织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二话没说迅速组织队伍上场。真金需要烈火炼,好工程谁都能干,越是难干,没人敢干的工程能干好才能充分证明一个人的能力。他就是憋着这口气上场的。上场之初为控制成本,他每天步行几十里了解地材、地材行情,摸清当地城乡劳动力情况,下来召集有关人员熬了几个通宵,制定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劳务管理、财务报销”等一系列制度和管理办法”。严格的制度有效控制了成本、节约了资金,终于使隆泸线扭亏为盈。1993年,他受命担任宝成铁路复线工程项目指挥长。上任之初,资金不到位,加之既有线施工,干扰很大,困难重重,他没有被困难所吓倒,绞尽脑汁筹措资金,带领职工顽强拼搏,连续几个春节都在工地上渡过。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几年下来,他负责的宝成复线项目部为处上交利税7000多万元。
去年中铁十一局中标的神延铁路W8标段还是一块硬骨头工程,局处又派他担任项目指挥长。整个标段全长10.533公里,主要工程数量有隧道1座、桥10座,涵洞34座、土石方87万m3,浆砌土方26000多立方米,合同工期仅18个月,总投资1.2亿多元。由于受施工电力架设的影响,W8标去年3月进场,到5月份才正式施工,加之冬季停工期近6个月,实际施工时间仅10个月。铁道部在神延铁路首次实行菲迪克条款管理,中铁十一局五处中标该标段工程标价低、平均下浮40%。而且施工标准要求特别高,可他们对此条款运作模式生疏,加之管区贯穿子长县县城,人口密集,环境复杂,拆迁难度大,占据了整个神延线拆迁量的五分之二多。同时这里工程地质条件差(黄土隧道和小煤窑采空区处理)等问题都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艰难困苦、欲茹玉成经过隆泸地方铁路和宝成复线铁路的锤炼,面对神延线的恶劣气候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刘国建沉着应战。他带领参战员工跑步进场,为争取有利的施工条件,他从全处各个工点调集20多名技术骨干充实到施工一线,资金困难,他又从各个方面争取资金。为了实现“开工必优,全面创优”的方针,他一开始就奉行高起点、高标准,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一流的试验室,为了桥墩的优质美观,又投资130多万元,订做了十二套整体模板。
为激发职工斗志,加快进度,刘国建组织开展了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比效益、比文明施工的五比劳动竞赛,七月份不失时机地掀起了“百日大战”高潮,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仅此一役就完成产值3000万元,在荒漠的黄土高原上一展中铁十一局五处的风姿。
运筹帷幄创奇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法人管理水平的竞争,特别在建筑工程上项目经理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工程的成败更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从事十几年的工程管理的刘国建对向管理要效益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创造最佳经济效益是每个企业家最终的追求目标,刘国建非常清楚成本管理的好与坏,直接涉及到企业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在标价极低的神延线,由于投标时对当地地材、人工费等了解不足,中标价比预算降低40%多,通过进场的投资分割和实际测算,该标段工程施工下来要亏损1000多万元。这对以善抓成本管理而出名的刘国建仍然是一道难题。但他没被困难所吓倒,迅速提出“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口号,首先从物资购销设备开始,严把消耗关,按照《移交消耗与控制程序》等规定,建立一整套严格的购、验、管、消制度,避免物资购销中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现象的发生,其次严格控制开支,来客招待尽量在自己食堂,不该花的一分不花。第三对民工款的支付,每次都需要开会讨论,从工程量到分包单位,每个驻地工程师、主管工程师、总工、财务计划都要签字,层层把关,防止超付。四是优化施工方案,把工程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冯家屯大桥到县河大桥路基14万多方挖方,但在他的指挥下,在县河上修一便道,改弃方为利用方,仅此一项就为单位节约成本50多万元。五是认真学习菲迪克条款、深入理解每个条款的内容,加大工程的索赔变更力度,成立专门的索赔小组。在生活中,他自己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自己定下四条规定:一是出差不住高级宾馆,不进高级饭店,不进娱乐性场所;二是不接受馈赠;三是不索要礼品;四是杜绝亲朋好友在自己工地承包工程。从点滴抓起,整个工程不但没亏,反而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管理独到显身手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了争取全优工程,争取在陕北打一场漂亮仗,建一座丰碑,刘国建始终把质量作为工程管理的核心。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总工为正副组长的创优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创优规划,建立了层层质量责任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加强标准化作业的程序。对质量事故毫不留情,严管重罚,决不给质量留丝毫隐患。为了控制质量他经常在现场组织召开质量专题会、现场会、观摩会,使差的得以改进,使好的得以推广。去年8月他针对冯家屯大桥5#墩基础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DK430+041涵墙身砌筑丁石长度不够等问题及时召开现场会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对推广新工艺、新材料质量标准高的秦家塌大桥墩台光洁精致内实外美和DK429+843涵洞规范施工、文明施工等召开现场观摩会,积极推广,现场奖励。通过对每道工序严格的管理,对每个规章制度,创优规划认真的落实,使工程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1999年神延总指对他们的工程质量给予高度评价,在今年的铺架工作中,他们施工的所有桥头填土均无下沉,受到铺架单位的好评。在中原监理公司神延监理站的浆砌检查中,W8标合格率达100%,该标段六座大桥,六座涵洞,三段路基,两段挡墙被铁道部神延总指评为优质工程。
安全与质量同等、安全与企业信誉同在。施工安全问题是关系到职工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的大事,为此他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来抓。项目部及所属公司、工区均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谁主管谁负责。在施工中,他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把不安全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突出安全管理的重点,对高空、深井作业、隧道施工,火工品管理进行重点检查,长抓不懈、扭住不放。由于他思想高度重视,安全措施得力,神延项目部没发生一起等级安全事故,被局处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止2000年8月20日,项目部完成了全部的线下工程,比合同工期提前整整一个月,8月28日顺利将铺架迎进所属管段,比神延总指下达的计划提前20天,9月23日完成全部任务,比总指下达的施工计划提前1个月,实现了工期承诺的“三个提前”,受到业主总指挥部和及监理站的一致好评。
经过10个月的不懈努力,W8标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甲方张梅指挥长于9月25日带领甲方指挥部全体成员亲临现场祝贺,这在300多公里的神延线上尚属首例。中铁十一局局长更是激动万分,致电刘国建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祝贺。10月3日,由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施德良主任率领的21人检查组来W8标检查指导工作,对刘国建的工程组织管理给予高度赞扬。
百炼成钢铸华章
面对众多的鲜花和荣誉,刘国建却未能满足。他深有感慨地说:竞争如此激烈、学无止境啊!1979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兵学院工程指挥系的他还有着更高的追求,几年来他不断地学习,丰富着自己,1995年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涵授本科班毕业后,又于1998年毕业于中央党校法律涵授本科班、1999年又毕业于重庆市党校经济系研究生班。丰富的知识和管理经验,使他胸中一直回荡着“欲与高塬试比高”的雄心和胆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他的事业征程上,西部大开发是一片宽阔的任他遨游的海洋,相信他一定会劈波斩浪架轻舟,鳌立潮头誓不败,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和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张广林 黄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