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23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如歌年华 (散文诗三章) 年望 又过年啦 蛇·图腾·龙 图片新闻 过年就要寻个好心情 贺年卡 聆听新年的钟声 灵蛇献宝 我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大观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又过年啦

散文

□文/张建明春节临近,您瞧这不,又过年啦!这些日子,“年味”一天比一天地浓。窗外,不知谁家的调皮男孩点着一根香,在噼哩啪啦地放鞭炮,隔壁邻居的炖肉味顺着阳台飘了过来,有的人家已贴了“吊钱”,红红的,从远处看去,像一团小火苗悬在洁净的玻璃窗上。

有人说,春节是孩子的节日,他们穿新衣、戴新帽,兜里装满零食,除了吃就是尽情地玩,无忧无虑的。也有人说,春节是老人的节日,尤其是当了爷爷、奶奶、姥姥的老年人,一到过节,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他们盼望儿女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年饭,好好地热闹一番。依我看,春节是中年人的节日,一切欢乐全部掺进了操心与受累之中。

不等进腊月,就开始盘算给孩子添置衣服的事项。孩子年年长,衣服要年年买,可别委屈了孩子。可就是价码贵得有点吓人,吓人也得买呀!忙完了孩子,还得想想老的,给父母买件衣服,也算是尽了一点做儿女的孝心吧。

吃,是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杨白劳那么穷,还借了点白面包饺子呢!食品的采购可是件既费神又费力的累活,好在现在一切都搞活了,不象前些年凭票凭证的东西多,不排长队就甭打算买到手。事先列个计划,写出“购物单”然后兜里揣钱,手提菜篮,走进市场,不管平常日子怎么算计着过,这春节买东西也得来它一个大撒手,今天就今天了!鸡鸭鱼肉提前制成半成品,再蒸上几锅馒头,就等春节甩开腮帮子哪!

扫房也是节前必做的,这可是老传统了。如果心气高的,还得买上两桶塑料浆,刷它一个四白落地。家具全部过水,铺上新床单,换上新枕套,挂上新窗帘,整个突出一个“新”字,买几张红纸,找同事会写毛笔字的,写几个大大的福字,倒着贴在门上,再写一幅满是吉祥话的对联,端端正正地贴在门框上,看着,心里美滋滋的,图的是个痛快、高兴。

按理说,这一通忙活够累的,可是真正精彩的还得看几天以后的春节大拜年了。从大年初一早晨开始,一走出家门,拜年话就会不绝于耳。说的嘴发木,听的耳朵起了茧子,跑的脚底磨了泡,大街小巷人流如织,公共汽车爆满,自行车得推着走,最好看的还得算是大年初二,姑爷们拜会丈母娘,这可能称之为一大景观啦!

又快过年喽!孩子们在欢呼,老人们在企盼。是啊!天增岁月人增寿,这一年一年的过得多快啊!

春节,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到底经历多少载、多少代?很难说清,虽然“革命化”的春节人们也曾过过,但风俗、民俗如同一股难于抗拒的热潮,它最终又回来了。虽然过年的习俗让人觉得很累、很俗,但要是没有它,人间又会丢掉多少乐趣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