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14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伟哉大西北 我国电脑市场潜力巨大 下岗后,夫妻更要理解 图片新闻 闲话庙会 众志成城攻难关 顽强拼搏创佳绩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4

伟哉大西北

□文/薛志毅

走入潼关,再从西安沿古老的丝绸之路出发,宝鸡、天水、兰州、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依次走越哈密、和田、喀什,直至西欧诸国。在中国的境内,就形成了占全国陆地面积近三分之一版图的大西北。

说到大西北,人们便想起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云暗雪山,孤城遥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起西部的大漠风沙,寸草不生。更想到了西北的落后、贫瘠、愚昧,人类那难以生存的环境。于是不少人写下了“悲哉大西北”、“凄凉大西北”的诗文,更给人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意境,传播一种忧愁、无奈的文化。

但作为一个西北人的我却认为这全是一种偏激,对大西北不了解的人的偏见,一种现代享乐主义蕴育出的哀叹。

我们姑且不说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西北,西安在一千多年里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不说敦煌的莫高窟形成的敦煌学,成了中国古文化的重要分支;也不说楼兰古城当年的优美,西夏文化过去的辉煌。只说世纪之交的今天,中国的科技、军事脊梁仍在大西北,没有大西北就没有今日的国威、军威,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

大家可能都为中国的航天工业和核工业而自豪过,这是我国唯一可和美、俄相接近的高科技。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的运载火箭、卫星发射、测试遥控技术主要在大西北。

看《中国神火》这部令人感动的中国火箭和核技术创业的电视剧,在那风沙蔽天的马兰,黑水河畔的大漠,一代代科研人员用着青春托起了中国魂。它真实的记载了航天人在西北的奋斗。而每一次卫星发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则“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的功绩常出现在媒体报端。

人们也可能为世界航空航天工业的成就而欢呼过,这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手段。不论是在科索沃,还是在伊拉克,美军主要用的就是它。

但很少有人知道大西北也是中国航空科研制造业的重镇,《冲天飞豹》的电影全在西北大地上拍摄。西北加上西南,就占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大半。

飞机要试飞,大西北有中国唯一的、设备精良的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几乎每一种国产新式军机、民机都有他们的贡献。

与航天、核工业、航空工业相似的兵器、电子业,西北仍占全国的几分之一,就连船舶工业,这里亦有重要的贡献。

就在大西北的一片片绿洲,一片片荒原上,国家为了持久的和平,为了长治久安,从四五十年前已连续注入巨资,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发展自己的“杀手锏”,重筑中华的长城。这里一个个研究院所,一座座设备一流的工厂,研制出一批批各层次先进的武器,形成中国的脊梁。

就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大沙漠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英才们,包括今日的深圳、珠海、广州、上海、厦门、汕头的优秀子弟从大学学堂走到这里,怀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决心,一干二十年、三十年,默默耕作,为了新中国的今天和明天。

在大西北苍茫的大地上,一代又一代的大西北人,用自己的青春、智慧、生命写出了中国腾飞之歌。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由于国家的战略重点的变化,东部大发展,大西北相对落伍了。

去年春,国家启动西部开发,中国领导人断言:“没有西部的开发,就无中国的现代化。”

于是,大西北又一次在战鼓中腾飞。

雄关、绿洲、沙漠、大河是大西北人坚毅、耐力的象征;秦岭、祁连、昆仑、天山是大西北人力量、智慧的写照。

在大西北开发的号角中,大西北人将把一颗忠心献给祖国,使中华腾飞,民族昌盛,再现西北雄风。

伟哉大西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