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以法治省——
优化陕西投资环境之源
据说,台湾一媒体曾在推介大陆投资环境时,将陕西列为“建议不予投资地区”,理由是,那里没有市场经济下的“游戏规则”,投资者的权益将难以得到保护。而法律无疑是规范这一“规则”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加快立法,以法治省,优化陕西投资环境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记者采访了4位本次会议上提有立法议案、引起反响的省人大代表。请听听他们的声音。
崔斌(宝鸡市侨联主席)议案:《关于修订〈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暨关于制定《陕西省侨资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全省目前约有9万多归侨侨眷,仅宝鸡就有53家侨资企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归侨侨眷保护法》有些内容已与有关政策不相符,一些条款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西部大开发,侨资也要来陕投资,完善此法,无疑将使他们敢于、勇于来陕发展,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中。”
司鎏倩(咸阳市秦都区粮食局人事干事) 议案:尽快出台有关人才方面的法规。“我是搞人事工作的,多年来深深体会到由于官本位和关系网的因素使人才遭遇到太多的不公平待遇。陕西是科技大省、人才大省,但发展滞后的原因,不仅有历史、地域及国家政策的因素,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人才的漠视和浪费。陕西要发展,保护、留住人才是当务之急。”
胡建华(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议案:制定《陕西省专利保护条例》。“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省制定了将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心放在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依法保护知识产权,需要尽快出台一部保护以专利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目前,广东、四川、山东等20多个省市已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而我省在这方面的工作远远跟不上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整个立法速度仍显迟缓,需要制定和修订的法律、法规排起了长队。陕西要发展,立法要先行。”
王兆安(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议案:制定地方法规,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陕西省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一个地区的语言特点和普通话的推广率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开放程度,也能反映出其向外界学习的包容性。西部大开发将吸引全国甚至全球的投资者,最起码对教师和国家工作人员要要求使用普通话。开放还是保守,语言甚至给对方传递了这一信息。更不必说在公共场所吸烟对陕西人形象的影响。”
今后的5年将是陕西快速发展的五年,我们应该看到,要发展,首先要有“规则”,包括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规则”。依法治省既是“十五”期间的法制建设目标,也是其它方面建设发展的保障。法治建设是优化投资环境之源,法制环境包括了立法、执法。当然,也包括对从严治政、依法行政的要求。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优化投资环境,使陕西成为“宜于投资地区”,才能吸引来更多的投资者,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才能防止豆腐渣工程出现,保证社会经济良性、快速的发展。
本报记者 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