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成果多 势头劲 体系全
咸阳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本报讯 咸阳市精心实施结构调整、开放带动和科教兴市三大战略,在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同时,科技事业硕果累累。
据最新公布的《2000年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咸阳市有32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其中高性能电子水分仪,钻井用气动刹车装置,无铅汽油抗爆剂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多功能防盗报警系统,纯大豆发酵饮料等3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步长脑心通胶囊,介入治疗肺癌等3项成果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高分辨率彩管和冶峪河治理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民营科技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去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达0.16万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据不完全统计,民营企业中过亿元的有2户,过千万元的38户,过百万元的162户。
与此同时,科技服务体系也得到不断完善。全年各类技术培训人数达4.8万人次,其中信息网络中心为社会培训0.2万名计算机人才。全年完成专利申请代理案件67件,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技术市场交易也非常活跃,技术交易额达1.65亿元。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