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3月12日
头版
01

“4%”:带出1.5万亿元大市场

由于减少了实物指标,取消了产品产量指标,“十五”计划纲要中的数字成了“稀罕物”。但在“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部分中,却有这样一个数字:提高计算机普及率,2005年达到4%以上。

这个数字引起了几位人大代表的共鸣,山东高鸣燕代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全国计算机社会拥有量接近3000万台,按照“4%以上”的要求,未来5年,我国的计算机将会有2000万台以上的增长量。

他认为,这个“4%以上”不能从简单意义上来理解,这首先意味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品将继续成为市场消费热点。当彩电、洗衣机等常用家电普及后,计算机、手机等又成为百姓消费的新热点,计算机将更大量地进入百姓家庭。并且,随后外部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信息化的进程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权威部门预测,到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务销售收入将达1.5万亿元,经济规模将位居世界前列。

周百凤代表则认为,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等工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实施。人们将更多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获取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联网计算机将达到4000万台,数据、多媒体和互联网用户将达到2亿户左右,上网人口普及率将达到15%左右。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代表认为,我国电视普及率高达95%,如果把这一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人们能够使用最简单、最普遍的日常设备——电视上网,将使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比例大大提高,从而加快我国的信息化进程。 (辛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