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场火 千颗心 万般情
吴志坚三淌热泪
春光明媚,和风煦煦。吴志坚在自家院内,一边清理大火之后的残椽断梁,一边拆除当初临时搭建的塑料棚居。院外,一大群工友忙着为其搬砖运沙,几位公司领导正蹲在地上规划新房的布局。一座崭新的厦屋即将从这片被火烧成的废墟上矗
新房主人吴志坚是周至县镇东建筑公司一名普通职工。今年1月8日下午,家因电线老化引起火灾,虽经多方抢救,熊熊大火还是将其全部的家产付之一炬。水漂火烧当日穷。面对着还冒着青烟的灭烬,想到即将到来的春节以及几个无处栖身的孩子,55岁的汉子第一次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以后的生活可咋过哩?”吴志坚反复问自己。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水火无情人有情。就在吴志坚一筹莫展时,当地领导送来了200元救济金;民政局拿来500元救济款、两袋面粉、两床被子;辖区电管站免费为其装了电表、接通了电;他所在的公司三分司第二日即送来职工捐款和分司救济照顾款1720元;总公司工会主席李存仓得知后立即前往慰问,察看灾情,然后发出倡议募捐,不到3日,全公司干部职工就捐资6400余元;周至县工会领导到镇东建筑公司检查工作,得知此事后即刻拿出300元钱慰问;有人送来了被子、床单,有人用盆端来面粉、玉米,有人用瓶子提来了油和醋,有人拿来连自己也舍不得穿的新衣裳……
当吴志坚手捧着公司领导送来的一笔笔捐款,面对着四面八方送来的衣物粮油,又一次淌下了两行激动的热泪。临时的吃穿住解决了,虽然吴志坚在简易棚内度过了寒冷的两个多月,但他的心一直是暖的。
可居于塑料棚下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帮助吴志坚重建新居成了镇东建筑公司领导们又一大心事。公司工会主席早早就思量着为其提供什么建筑材料、多少人力……只等着吴志坚定下开工的日子。于是在近日,出现了本文开头描述的那一幕场景。
此时此刻,吴志坚看着工友们为自己建设新居忙碌的身影,回想起那场无情的大火以及大火之后人间的种种情谊,禁不住第三次涌出了感激的泪水。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