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今天 成就明天
——杨凌示范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改制走出新天地
谁把握住了自己的今天,谁就会对自己的明天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题记
新世纪的春风吹醒了多少沉睡的希望,西部大开发的春雷唤起了多少追求的理想。当迎接新世纪建设农科城和西部大开发陕西大发展的双重机遇降临在杨凌示范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面前时,这个刚刚完成改制的企业再一次获得了完善自我、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和演绎舞台。
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杰出青年实业家、咸阳市人大代表、2000年度西北建设战线企业优秀经理、陕西杨凌示范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元国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显得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多年的创业生涯和已取得的非凡业绩使这位企业家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跃跃欲试,大有一番不干出点名堂非好汉的劲头。从他的身上,从他的言谈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杨凌示范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骄人的业绩和迷人的风采。
杨凌示范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杨凌示范区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公司具有建筑、安装、市政工程、园林绿化、水利工程、公路建设、装璜、铝合金制作、地基钻探、楼房加固等综合施工能力的国家二级建筑施工企业。
公司拥有职工1200余人,固定资产3566万元,流动资金5000多万元,大型机械设备1200台(件),年施工能力达2亿元以上。十几年来,公司为杨凌区及示范区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在西安、渭南、铜川、咸阳、宝鸡等地的建筑市场享有盛誉。曾多次荣获省、市、区政府部门授予的“重合同、守信誉单位”、“文明单位”;省建行的“AA”级信用企业;省建设厅的“先进施工企业”;杨凌区“八五”立功竞赛先进集体,以及“创省优样板工程”,“创省优九O工程”等多项荣誉。企业通过了ISO9002质量认证。
当旭日东升之际,波光粼粼的杨凌水上运动中心就会展现出它卓尔不群的宏大气势;当夜幕四合之时,灯光闪烁的杨凌邰南广场一片辉煌灿烂给人以胜似天宫玉宇的美妙感受。还有那些点缀在八百里秦川间的一栋栋由杨凌建设人双手造就的楼宇大厦,都向我们展现了这家企业的雄厚实力和光辉业绩。
忽如一夜春风来
有人形容:“改制是企业的第二个春天”。
杨凌示范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面对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适时地将过去松散型的管理旧机制进行转换,通过体制改革,变公有为共有。改制后的公司按《公司法》设定,由职工共同出资,股东以其认缴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改制后的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采访中,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元国深有体会地说:“企业改制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党的‘深化改革,搞活经济,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
2000年,杨凌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改制前)经示范区区委、区政府同意,对自身的体制按照市场经济的形势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为了使这一进程稳妥地进行,公司在区人劳、审计、城建、国资、土地等政府工作部门的统一领导组织下,成立了改制领导小组,积极慎重地开展工作,全面推行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平稳过渡。他们通过考察学习、宣传动员、征求群众意见,制定实施方案等深入细致地工作,使改制工作进行地顺利而平稳。目前,企业的清财清资,职工安置及遗留问题的处理都得到了全面落实,股份制改造使杨凌建筑公司以全新的经营体制走向了市场。
为了抢占市场,在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站稳脚跟,与改制同步,杨凌示范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积极开展了ISO9002质量认证的贯标工作。他们从去年3月份起,通过建立组织机构,抽调人员进行调查考察、收集资料、制定方案、起草文件、动员宣传等一系列工作,在公司全面开展了“贯标”工作。
实施过程中,他们对所有员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及领导先后在杨凌、西安等地作了300多人次的培训和导航教育,公司领导亲自讲课多达100余小时,并且深入到各项目部的工地进行检查督导。通过全公司上下地一致努力和辛勤工作,贯标工作进行的有声有色。经过有关部门的三次审验,于2000年9月正式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中国方园标志认证委员会质量认证中心于11月6日向他们颁发了认证证书。
2000年,可以说是杨凌示范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展里程上的一个辉煌而有意义的一年。在这个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他们从体制改革到质量认证,使自己的企业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企业由此步入了一个健康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两个文明结硕果
杨凌示范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998年4月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0年3月又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这一历程足以让人相信,他们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业中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的。
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创优质工程、让用户满意”的经营宗旨,其承建工程的合格率达100%。
自1996年以来,公司先后承建了咸阳彩虹小区、省中医学院留学生公寓、西安市第八医院综合楼、西安蓝溪大厦、渭南粮贸大厦、杨凌水运中心主航道砌石、邰南广场、杨凌农博馆等一大批优良工程;其中承建的西北林学院两幢乙型住宅楼,在1997年独揽咸阳市内两项省级“九〇”工程奖;1998年,他们又取得了创省级优良工程14项的优异成绩。特别是承建的杨凌示范区安居工程一期11#—20#住宅楼工程,公司提出创“金牌小区、文明工地”的总体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等省、区领导亲临施工现场,对他们的施工技术、工程速度、现场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这10栋楼全部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这在全省尚属首例。
1999年,他们又取得省级“优良工程”6项,省级“文明工地”3项,市级“文明工地”11项。近年来,公司共获得省级“优良工程”50项,工程优良率达80%。
随着杨凌示范区的成立,这块热土吸引着大批的投资客商,仅两年时间,百余家入区企业接踵而至,省内外建筑大军蜂拥而来,在杨凌展开了一幅建设热潮的画卷。
做为企业家,陈元国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冷静地分析之后,认为:“公司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打得赢,首先必须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
于是,一个由总经理、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工会主席及业务部室领导组织的“能指挥、懂管理、业务精、干实事”的公司管委会诞生了。他们担负起了公司闯市场,创名牌的重担,成为了杨凌示范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灵魂和核心。
在公司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他们始终笃信:“抓管理、创优质、保安全、讲信誉”的经营理念,并且通过“创文明工地”的活动将企业的实力和魅力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与此同时,公司还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工作全方位地纳入到创文明工地的活动内容中去,有效地推动了公司各方面工作的上水平,跨台阶。
物质文明的累累硕果是靠精神文明的灿烂之花来映衬的。
杨凌示范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注重精神文明的创建工作。去年以来,他们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结合自身实际,在公司内部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和“爱岗敬业”的教育活动,致力于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每周三的政治学习和周六的工作例会雷打不动。常抓不懈地努力,使公司内部呈现出了一种令人欣喜地向上、向前的良好氛围。
他们还在员工中开展了“讲文明、讲团结、讲奉献”和“敬行业”及“爱祖国、爱企业、爱岗位”的活动。通过在总公司机关院内和施工工地的升国旗活动,凝聚了人心,激励了斗志。在企业内部,公司还创办了宣传刊物《建设简报》,宣传了企业形象,促进了企业管理,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团结。
逢年过节,公司除了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之外,还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公司领导深入到贫困及病伤职工家庭把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心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在企业中,公司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建立了娱乐室、阅览室,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采访快要结束时,陈元国告诉我们:“新世纪和西部大开发为杨凌农科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做为杨凌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积极投身到大开发和大建设的热潮中去,用我们的一颗心和一双手去描绘杨凌明天的美好前景。”
我们有理由相信,杨凌建筑人既然很好地把握住了今天,那他们的明天将一定会更好!
(成培德 刘晓波 张俊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