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铺就成功路
——省水电工程局(集团)公司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纪实
陕西省水电工程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政工一班人,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党的“依靠”方针,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了企业内部凝聚力,激发了广大职工当家作主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筑就了企业“九五”的辉煌业绩。
完善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
陕工局集团公司职代会制度,始建于七十年代末,完善于九十年代。现在,集团公司、分公司(工厂)、队(车间)三级民主管理体系已经形成,共召开过四届十二次会议和四次职代会代表团组长会议,建立基层职代会13个,职工代表489人。从公司到各分公司都坚持了按期召开会议,内容上做到了“两审议、三报告、一公开、一评议”。即:凡是与职工切身利益直接有关的劳动用工、劳动保险、工资分配、劳动保护等重大问题,必须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凡是重大改革方案必须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报告行政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联席会议情况;公开业务招待费用使用情况;评议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程序上做到了会前酝酿报告,代表预审;会中分项报告,分项审议,分项表决;会后检查决议执行情况。在日常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工作条件等重要的行政会议中,都有工会人员参加集体讨论。从而在组织制度上为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提供了保证,受到省水利工会的嘉奖,被省总工会授予“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并多次以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先进典型,在全国水电工会联席会上介绍经验。
广泛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成为企业工会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切入点
陕工局(集团)公司是国家水利水电施工一级资质企业,承担着国内外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这些繁重的施工任务,集团公司结合重点工程项目,围绕阶段性目标,积极开展了以“比质量、比安全、比进度、比效益、比文明施工”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所属工地、工厂和车间,党政工团精心组织,制订措施,落实任务,成效显著。三峡、小浪底工程项目的如期完成,新疆引额济克、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的提前拦洪、按期竣工,西藏海拔4300米楚松水库的完工,青海李家峡电站的提前发电,延安供水、东雷续建工程的按期通水,定边扬黄的胜利完工,世行贷款省关中九大灌区改造项目桃曲波水库加闸工程水下基础高难度的突击开挖,宝鸡峡加闸加坝的确保渡汛等,劳动竞赛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陕西“重中之重”的黑河水利枢纽工程,劳动竞赛更是深入持久,热火朝天,创造了集团公司筑坝史上三个新记录:大坝月升高14米,月上坝壳料累计56.98万m3,受到国内同行和省市领导的多次赞誉。集团公司连续3年产值突破5亿元,2000年接近6亿元。企业生产经营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劳动竞赛为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提供了空间,促进了技术革新。水利机械厂99年在劳动竞赛中采纳职工合理化建议18条,奖励兑现9080元,超额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达到建厂以来最好水平。新疆哈巴河工地堆石面板坝施工中的铜皮止水压延机具的制作,甘肃海潮坝面板砼入仓工艺的改进,白杨河水库大坝运料施工方案的确定,青海李家峡工地百吨预应力锚索技术的应用,黑河水利枢纽工地坝基砂砾石河床灌浆施工程度的设计,特大型导流洞施工方案的确定及灌浆孔斜问题的更正等,都是开展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丰硕成果,无不凝聚着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
扎实的创建职工之家活动,为职工构筑了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陕工局(集团)公司党政工领导在实践中体会到,抓好职工队伍建设,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而搞好建家活动则是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集团公司结合常年流动施工、四处奔波的实际,下大气力开展创建“职工之家”活动,取得了可喜成果。在创建活动中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党委提出的“重心下移,一线为主,基层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党政工团共建一个家的“建家”原则,以民主管理,厂务公开为中心内容,做到了工地职工生活家园化、业务技术学习校园化、文体娱乐经常化。目前,公司共创建“合格职工之家”14个,“先进职工之家”6个。普遍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视房、浴池(室)、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办起了职工夜校,职工住地院落美化、绿化、规划整齐,节假日和工余时间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工地职工食堂每周有食谱,服务周到,饭菜可口;逢年过节还慰问病、困职工,使工地职工都感受到“家”的温暖。2000年集团公司被省总工会授予“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落到实处
集团公司在企业改革改制中,积极落实“依靠”方针,从突出维权入手,依据《劳动法》,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创建文明工地,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坚持源头参与和提高职工文化、技术素质,改善职工生活水平,较好地代表和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集团公司现有职工5093人,工会会员4910人,共建立13个基层工会委员会、75个分会和209个工会小组,组织机构健全;工会领导班子配备得力,待遇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健全,经费保证;集团公司工会主席为总公司党委常委,代表职工源头参与、决策有关重大问题。集团公司职工继续教育率达36%,通过自学取得大专以上学历者达478人;岗位业务技术全员培训围绕生产经营,务实求新,满足岗位业务技术要求;公司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46名,工人高、中级技工(师)3300多名,各类研究生在读接近20名;集团公司职工人均居住面积由“八五”末的7.5平方米提高到“九五”末的22.89平方米;职工人均收入由“八五”末的6797元提高到“九五”末的10293元,并积极参加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同时还为职工进行体检,为女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为离退休老职工进行健康检查;为难解决职工的特殊困难,还建立了扶贫济困基金,进行困难补助和帮扶,真正把党的关怀通过工会组织送到了职工身边。
陕工局集团公司党政工领导紧紧依靠职工办企业,得到了广大职工无私的回报。这种回报体现在职工爱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上,体现在职工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上,体现在职工忘我的劳动热情和工作态度上,体现在职工对高质量服务,高效能创造的追求上。职工队伍稳定,企业凝聚力增强,涌现出了李亚明等近10名全国及省市级劳动模范和一大批公司劳模、“十佳”职工、劳动竞赛标兵、生产质量标兵、科技先进工作者、巾帼能手等先进人物,他们不仅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还影响和带动了周围职工,成为集团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和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