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堂皇理由的背后
报载,某地一位县法院法官,由于坚持依法办案,忤了“上意”,且“死不认错”,结果,在该院实施庭室与干警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中,全院100多人仅此法官一人“待岗培训”。令人奇怪的是,既是法官待岗培训,该院给这位惟一的待岗人员开列的“培养必读篇目”中,却“没有一本法律专业书籍和一篇专业文章”。赫然列为“必读”第一篇的是《反对自由主义》。
竞争上岗,反对自由主义,这些自然都是堂堂皇皇的“理由”;可是在这堂皇理由的背后恐怕就未必堂而皇之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好明言,或出于某种丑陋、阴暗心理的东西,往往打出来的旗号,却都颇为“壮观”,使人做声不得。比如有的领导惟我独尊,作风霸道,对那些敢于对他说“不”或提出批评者,自是必欲收拾之而后快。不过,收拾或曰整人的手段,却往往是“沉默的杀机”,盖挨整者是以“工作需要”的名义,“改革”的名义,“组织”的名义,而失去了重要岗位,甚至弄得连“饭碗”亦无了。此外,时下某些困难国企,以企业停产,半停产为由,使大批职工下岗,但企业的头头脑脑们,却无一人下岗——按说,企业搞到这种地步,首先要引咎下岗的,该是领导才是。当然,这话说得太绝对化了。应该承认,时下一些国企的困难局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并非完全是企业自身原因所致。即便如此,作为现任企业领导,也总不能面对困难,无所作为,对职工“一放了之”。如果讲“理由”,这理由,那理由,不积极寻求发展就没理由!
■南山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