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警惕荣誉满身的腐败虫
日前,某煤矿一名干部因贪污问题被司法机关查处,在清理财产时,银行存款、贵重礼品,加上在外地买的住房,资产达百万元之巨。翻开他的履历:竟是连续数年的局先进、局劳模,市劳模,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优秀党务工作者……各种荣誉证书达半尺多厚。在这一块块烁眼耀目的金字招牌背后,却隐藏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一双罪恶的双手。
中国自古重德,德才兼备是选拔干部的基本原则。有些人看有德无德,是看有多少先进称号。所以,那些权力的追逐者们,为了向上爬,一直没忘了多给自己弄几块荣誉称号。近几年,报刊上披露的大大小小的贪污案件,那些贪官们的头顶无一不是戴满了各种荣誉招牌。为霸一方的原山西省绛县法院的姚晓红,被人称为“三盲院长”,也曾获过山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人的心理都有自我保护意识,贪官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更是强于他人。他们知道多一道荣誉也就多一份安全系数,所以,在他们大肆侵吞国家钱财的同时,总是尽可能给自己多加几顶桂冠,多弄几道荣誉,以加大安全系数。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对于取得成绩,获得荣誉的人格外尊重,上级对这些人也是百般呵护。正是基于这种心态,他们才利令智昏,胆大妄为,置职工群众利益于不顾,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最终滑向罪恶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欢乐极兮哀忧多。当我们剥开贪官的画皮,让其大曝其丑的时候,原来作为护身符的闪光的金字荣誉顿时黯然失色。看来,在当今各种打假活动中,一些假金字荣誉也该在被打之列。
■吕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