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4月23日
头版
01

从社会需求出发 推行素质教育模式

西译人笑傲人才大战

本报讯 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季节的到来,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高校在人才市场上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角逐。愈来愈激烈的“人才大战”使得许多名牌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也难以寻找到满意的职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中,西安翻译学院却迭爆冷门,近3000名毕业生在“足不出校”的情况下被众多用人单位争相聘用,一批人获得高薪职位。新学期开学刚刚一个月,涌进西译院招聘的单位就有3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个,已有2870多人成功就业,占毕业生人数的90%以上,其中许多单位待遇优厚。

日前,西安翻译学院的5名学生与四川迈普数据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聘用协议,他们将享受该公司提供的年薪5万元的高薪和众多优厚的福利待遇。这是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西安翻译学院打的一个大胜仗,也是民办高校在与普通高校角逐中一次实力的展示。4月9日,迈普公司在陕西众多公办高校中公开招聘海外市场代表,并提出极为严格的应聘条件。该公司许诺的年薪5万元的优厚条件吸引来众多的应聘者。经过数道遴选,迈普公司共选中16人,而其中5人来自西安翻译学院。该公司负责招聘工作的副总经理感慨地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来民办院校招聘,西译院不仅是民办院校的领头羊,而且具备了与公办高校竞争的强劲实力,通过这次招聘使我们对民办院校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也是西译继1996年30名毕业生以月薪7000元赴新加坡银行系统劳务后的又一重大范例。

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西译院在学生就业方面捷报频传:该院毕业生冯蕾被北京惠普科技公司以年薪40万元聘为网页策划总监;陈大川被西安万达计算机公司以年薪9万元聘用并将派赴香港;厦门正鹏企业集团经多轮淘汰在西安招聘的10名业务秘书中,西译院占了9人……

西译所推行的一套“素质教育”模式是其毕业生“抢手”的关键。办学之初,西安翻译学院就决心一改旧的教育模式,创造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新格局,即把从“老师专业”出发,改从“社会需求”出发,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教育体系。创办人丁祖诒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包括旅游、外贸、会计、文秘、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他在13年前就果断地提出了“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的办学新模式,定出“外语+专业+技能”的叠加式教学体系,将专业理论学习与现代化实践技能培训融为一体,以培养复合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崭新教育体系。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后的前一年半内,首先学习英语大专的全部课程,打牢坚实的外语基础,继而在后一年半选修学院设立的各种涉外专业,如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旅游、计算机应用、涉外秘书、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同时,在校期间还必须学习多种现代化技能,如微机应用、礼宾礼仪、现代公关、外贸函电、书法等,并增设了小轿车驾驶。未来学家曾指出,21世纪有三个通行证:一是外语,二是电脑,三是汽车驾驶执照。丁祖诒用超前长远的战略眼光创立的高等教育模式,大大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涵。、一批又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高速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从西安翻译学院里造就出来。他们不仅有毕业证书,而且有学院颁发的专业和技能资格证书,既会外语,又懂专业,还掌握多种现代化技能。西安翻译学院的学生正是在素质教育这块磨石上磨出来的。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