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4月24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经纬 俄罗斯特种部队揭秘 千奇百怪的出口商品 王朔辣评金庸 金庸作品有佳联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社会经纬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经纬
04

王朔辣评金庸

□文/刘准

金庸作品,人人爱读,作家王朔却这样评说金庸:

“金庸的东西,我原来没看过,只知道那是一个住在香港写武侠的浙江人。港台作家的东西都是不入流的,他们的作品只有两大宗:言情和武侠,一个滥情幼稚,一个胡编乱造。”

“第一次读金庸的书,书名字还真给忘了,只留下一个印象,情节重复,行文罗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不说清楚,而且谁也干不掉谁,一到要出人命的时候,就从天下掉下来一个挡横儿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整个故事情节就靠这个推动着。”

“再读就是《天龙八部》电视剧播得昏天黑地的时候。这套书是7本,捏着鼻子看完第一本,第二本怎么努力也看不动了,一道菜的好坏不必全吃完才能说吧。这金庸师傅做的饭以我的口味论都算是没熟,而且选料不新鲜,什么什么都透着一股子搁坏了的哈喇味儿。除了他,我没见一个人敢这么跟自己对付的,上一本怎么,下一本还这么写,想必是用了心,写小说能犯的臭全犯到了。什么速度感,就是无一句不是现成的套话,三言两语就开打,用密集的动作性场面使你忽略文字,或者说文字统统作废,只起一个临摹画面的作用。他是真好意思从别人作品中拿人物,一个段誉为何不叫贾宝玉?若说老金还有什么创意,那就是把这情种活活写讨厌了,见一女的就是妹妹,一张嘴就惹祸,幸亏他前边还有个《水浒》,可以让他按着一百单八将的性格往他笔下那些妖魔鬼怪身上贴标签。这老金也是一根筋,按图索骥,开场人物是什么脾气,以后永远都那样,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正的邪的最后一齐皈依佛门,认识上有一提高,这是人物吗?这是画片。”

“金庸笔下的侠,与其说是武术家不如说是罪犯,每一个门派即为一伙匪帮,他们为私人恩怨互相仇杀倒也罢了,最不能忍受的是给他们的暴行戴上大帽子,好像私刑杀人也有正义非正义之分,为了正义哪怕血流成河。读他的书我没有产生任何有关人、人群的联想,有如在看一堆机器人作业,边读边问自己:这可能吗?这哥们儿写东西也太不动脑子了!一个那么大岁数的人,混了一辈子,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莫非写武侠就可以这么乱来?”

“金庸能卖,全在于大伙活得太累,很多人活得还有些窝囊,所以愿意暂时停停脑子,做一把文字头部按摩。通俗小说还应该是小说家族的主食,馒头米饭那一类,顿顿得吃。金庸可算是“金馒头”了,一蒸一屉,十四屉,饭量再大也能混个饱。这些年来,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说是四大俗。并不是我不俗,只是不是这么个俗法。”

放大 缩小 默认